•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谍影重重3

    谍影重重3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美国2007

    主演:马特·达蒙,朱丽娅·斯蒂尔斯,大卫·斯特雷泽恩,斯科特·格伦,帕迪·康斯戴恩,埃德加·拉米雷兹,阿尔伯特·芬尼,琼·艾伦,Tom Gallop,克里·约翰逊,丹尼尔·布鲁赫,乔伊·安沙,科林·斯廷顿,丹·弗雷登堡,Lucy Liemann 

    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血黄金

    • HD中字

      我的吸血怪好友

    • HD中字

      贞伊

    • HD

      救命卡特

    • HD

      灰影人

    • HD

      复仇铁拳

    • HD中字

      闪电重生

    • HD中字

      最后的交易

     剧照

    谍影重重3 剧照 NO.1谍影重重3 剧照 NO.2谍影重重3 剧照 NO.3谍影重重3 剧照 NO.4谍影重重3 剧照 NO.5谍影重重3 剧照 NO.6谍影重重3 剧照 NO.16谍影重重3 剧照 NO.17谍影重重3 剧照 NO.18谍影重重3 剧照 NO.19谍影重重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失去了心爱的女人,波恩(马特•戴蒙 饰)面临更为艰难的日子,他努力回忆,却只能在睡梦中被脑海里一知半解的闪回所惊醒,依然无法记起自己的身份。  但是波恩注定不是平凡人,不等他冷静下来好好“寻找回”自己真正的身份,中情局派出的杀手又接踵而至。在接连的几次较量之后,杰森•伯恩终于被彻底激怒,决定反戈一击——他主动追击杀手,到过莫斯科、马德里。巴黎,也在伦敦和丹吉尔做过停留。  随着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杰森回到了纽约,在那里,他将会找到一切的答案,寻回自己的身份。

     长篇影评

     1 ) 论文:论伯恩和约翰的内在联系

    论文完。
    后记:本人很少推好莱坞间谍电影,一般就给4星,但这片不同,寻遍豆瓣打星系统,没有6星,只好作罢,不情愿的打上5星,聊表敬意。
    一二没看直接跳的三,情节猜了个七七八八,估计不会跑太远。幕后计划浮出来的时候就有感觉,这和monster有点象啊,旧政府的龌龊事,人类改造计划弄出来的怪物,强大的,有魅力的反英雄。417研究所对应511儿童之家,有点这个意思。
    名字忘记了的伯恩,相比其他间谍明星,优良之处在于:像个间谍;长相不张扬(夸你呢,马特·戴蒙);做派不装逼;不多摆POSE,一枪就是一枪;不会要马天尼不加冰,不会和敌对势力的老婆一边调情一边枪战,更不搞高科技悬挂。突出重围全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敏和一点小运气。特平民的感觉,但就是让人激动的不行。动作利落,情节紧凑,没有啥特别服务眼球的大特写(很可能因为马特戴蒙不是阿汤哥那个类型的帅),能打,脑子动的特别快,逃的也特过瘾。伯恩的身体练的很好呢。。怎么摔都没事,最多也就瘸了腿。对手特工终于也不那么废物了,DESH虽然死了,但之前下的两手还真是漂亮,狙击帅哥最后搞了把基情:你为啥不杀我!为啥!为啥!伯恩媚眼一翻:瞧瞧他们把我们都弄成啥样了~好吧,这段就省了吧
    很男性的电影,穿插了两个女性角色,虽然戏份不重,但都很重要。我这就去下一二来看,瞅瞅被一枪崩了的,是怎样一个销魂角色。
    最后,我再也不在手机里甜言蜜语了,这都说给谁听呢!原来《国家公敌》拍的如此的有预见性啊……

     2 ) 根据影片自己总结的特工技巧【散乱,不成熟,欢迎补充!】

    【Bourne系列三部中的技巧均已总结,详情参见另外两部】自我出生以来,看过的最具个人高技术、高智商含量的电影!如果还有哪部,各位认为是超出这部的,恳请赐教!
    简评下吧:
    1,剧情精彩,情节设计合理,几臻圆满,充满调动观者思考积极性的元素【其中逻辑性严密程度个人以为以第一部尤其见长】;
    2,节奏、拍摄技巧运用合理恰当,有张有驰,全在掌控之中!;
    3,表演专业【除去情绪、情感、角色特质不说,其中特工、间谍的实力、智商表现的尤其让我佩服!这点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
    4,音乐!!音乐!!对白越少、情节越复杂、所想要技术水平越高或者是想反映的思想、情感越崇高、罕见,越需要精彩绝伦的音乐(or 音乐主题)。有好的音乐这电影就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好的!同时指明,数量并非绝对的衡量指标Powell的音乐主题以轻素简约、原始动感的鼓点、节奏作为背景音乐绝对是一大高明之处【尤以第二部的Goa /To the Roof为优】!!片尾Moby的电子乐风格(特别是第三部结束时的编曲更显轻灵诡秘,感觉好像把一帮家伙蒙在鼓里,自己暗夜独行。除了COOL还能说什么?!)有人写出了歌词的中文翻译,也相当精彩!
    切入正题:
    Skills from The Bourne Ultimatum
    【撞完第二部俄国杀手,接此处逃避警察】
    过通道,利用火车、地铁等,到另外一侧
    到医疗室,位置、标志、环境、药品等设施的使用,医疗、急救知识
    切断对方的信息交流
    【此间去见内斯基的女儿】
    生活中的黄金定律
    期望最好,准备最坏
    是什么将一连串的现实串起来,原因?
    找最亲的人解释清楚
    多做计划,详细划分
    注意私人通信工具中敏感信息的保密和隐私
    关注来源、源头,跟踪、了解背景
    读最大的报纸
    可以定义一个人的信息:电话记录、短信、住处、交通、帐户、保险、信用卡、旅行记录、猜测计划
    按信息的关联度、重要程度划分权重
    通过实物进行联想、回忆
    在公诸于世之后注意保护自己、反跟踪、反侦察
    打出乎监视者意外的电话,或者制造类似的信息单向透明,我能看到,对方看不到
    约定时间【宽裕可以提前观察】、地点【不易监视、易流动可调整计划】、条件【掌握主动单向透明】
    观察监视器的位置,设想路线
    预付款电话的应用-不被监听
    保持移动,在人群中隐藏自己
    转移视线、让对方的猜想分散注意力
    行动时机的选择-在有遮蔽下
    移动到人多处
    移动的艺术
    随身携带小刀等多功能工具
    注意反光、异常,发现之后不要轻易行动
    知己知彼
    准备充分
    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
    跟着线索走
    警觉
    直接了当,切入正题
    时间地点状态
    分工
    别纠结、别贪心
    通过角色对换,利用可用的现有的信息查找
    蛛丝马迹的逻辑推理应用
    开锁技术
    提防监视器
    电力设施的调整
    注意狗吠声和其它一切侧面反映的因素
    呆在黑暗处观察
    构建人走过遮光的效果【摇头电风扇和手电】
    猜破密语,在关键问题上询问更可靠的答案
    常识,永远别低估对手或是任务的难度(如果完成了,能否更好,更巧妙……)
    报警,让当地警察拖住对手
    清楚确切位置便于行动
    熟悉地理地图和最方便的交通方式
    公路驾驶技术
    了解内幕详情作为行动地图标识
    双赢而非零和
    对细节的关注和思考记忆,注意哪些是不合情合理的
    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信息、资源
    询问、搜索、跟踪对方
    出奇兵,不循常规,同时制造错觉
    偷盗技术【坑蒙拐骗偷】
    车辆的电动打火
    在远处平行-跟踪
    好像足球中的假动作,不断拉大差距
    利用自身优势,扬己长,避己短,先定规则,让别人跟着自己转
    给队友留下线索
    一物多用
    发胶+火的应用
    在对方实力、人数明显强于自己的情况下,制造混乱对于自己有利,迫使对方的计划、方案不能顺利执行。【好比弱队利用凶狠的铲断,弱手在下棋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与对方对掉棋子,好让对方的变化尽可能减少,熟悉常用的博弈理论的结论】
    在陌生地方,登上高处观察地形
    行动之前先往远处看【民俗常识】
    往具有更多变化的可能方向、趋势去
    跳跃力量
    保持安静,轻行动
    远离可被直接看到的危险处
    反关节,取重心
    压低重心
    利用一切锋利硬物韧物重物
    事后确认
    事先找好替罪羊
    总结信息,寻找规律,大胆猜想connect the dots
    改变合情理的样貌
    贿赂【如果遗物烧没了怎么办?】
    推理
    回复信息,以使信息、行动更默契、有效
    高倍优秀小望远镜
    行动前的长时间细致观察
    直觉
    调虎离山【为什么不选一个更偏、更像的地点】
    在确认后集中火力给予致命一击【集中火力,各个击破】
    通过打电话取得录音取得声音【为什么暴露自己在他的办公室】
    打破车胎
    想办法快速得到好车
    撞开
    拉安全带,保护好头颈
    准备能固定在身上方便跑步的便携提包
    用现代通信工具-传真、电话、视频网络-而不必亲自
    在大型、高科技【或许本就应该相配合】场所里找人、线索,看闭路监视器的录像
    过河拆桥,破坏对方行动
    推延,等待援助
    不问理由的执行命令就会迷失自己,变成工具
    用问句来引导对方思想思路,用激将法,给对方展示清楚主线,然后说明简单有力的理由,说服
    【杀手怎么那么快恢复?】
    快速、远距离离开,进入黑暗、广阔、不可测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对方按自己的思路思考
    儒释道哲学、孙子兵法
    【读到报纸,联系记者,从遗物找源,找到Nicky,坦吉尔,解决Dash,遗物找回纽约,Pam帮助给地址,调虎离山取资料,去4 15 71,回忆起一切,逃,跳河】

     3 ) 如果你在办公室,我们应该在面对面交谈

    几年前给网站做的专题策划,全文贴上。今天回头看,《谍影》三部曲仍是最爱的动作片,没有之一。

    (一)谍影•缘起

    1、伯恩是谁?

    原著小说中,杰森•伯恩本名大卫•韦伯,是一位越战时期驻扎在柬埔寨的美国研究员。妻儿在湄公河惨遭炸死后,过度悲伤的韦伯加入美军绝密的美杜莎组织,以三角洲的代号参与暗杀越共指挥官的绝密行动,战功十分卓著,杰森•伯恩的化名来自于他处决的一名内奸。被推荐进入绊脚石计划后,他沿用了这个化名,伪装成战后从事杀手行业的老兵,诱捕世界顶尖的杀手“豺狼”卡洛斯。计划执行三年后,伯恩忽然与绊脚石失去联络,银行账户也出现神秘转账,高层认定他已变节。与此同时,地中海的一艘渔船打捞起一个神秘的枪伤男子,伯恩寻找身份的故事就此展开。

    改编成电影后,伯恩的背景有所简化,他原名仍是大卫•韦伯,是一名曾参加过波斯湾战争的美国陆军,后加入陆军特种部队并晋升上尉。1999年,韦伯自愿加入中情局主导的绊脚石行动,经过严酷的拷问和逼迫手段改造,自由意志被粉碎,从此变成心思缜密、拥有高超杀人技巧的杰森•伯恩,因一次任务失败掉落海中,被救后已丧失所有记忆。比起小说,银幕上的伯恩更神通广大,精通多国外语,在枪械、爆破、徒手格斗、跟踪、渗透、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等领域都是顶尖高手,有着超快的应变能力,极强的逻辑思维和条件反射般的危机察觉能力,擅长将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用品化作杀人利器,无愧于“世界上最难追踪的人”,“行走在地球上最酷的间谍”等称号。伯恩在失忆后价值观大有改变,不再沉迷于暴力和杀戮,一心只想找回身份后做一个普通人,其身不由己的遭遇和平民英雄的气质,令人充满同情和赞叹。

    2、伯恩之父

    罗伯特•陆德伦于1927年出生于纽约,二战时期在海军服役,参加过南太平洋战役。他曾是一名导演和演员,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他了解到观众期待分享他的戏剧经验,于是走上写作之路。长达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陆德伦著有29部间谍小说,全球销量超过两亿一千万本,被译成32种以上的语言,广泛的人气为他赢得了现代惊悚小说之父的称号。

    陆德伦的作品有许多有趣的特色,比如他总用固定的“The”作为标题字首。他笔下的主人公通常是小人物,或是一个运动团体中的一小部分,与深不可测的大阴谋展开较量,阴谋的幕后主使采用政治和经济手段步步紧逼,而小人物总能在绝对劣势下反戈一击,情节充满了以小搏大的惊险,失忆杀手杰森•伯恩就是其中的典型。

    伯恩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于一桩真实事件,1887年,一位生活在美国罗德岛的牧师安塞尔•伯恩毫无征兆的来到宾夕法尼亚州,开了一家便利商店,并用A•J•布朗的名字在当地定居下来。四个月后,他突然恢复伯恩的记忆,对自己的处境十分迷惘。心理学家发现,在催眠状态下,此人同时拥有伯恩和布朗两种人格,而且各自对对方一无所知。这是医学上首例关于分离性漫游病症的档案记载,启发了陆德伦创作出拥有双重人格的失忆杀手。

    《伯恩的身份》出版于1980年,是陆德伦的代表作,出版后曾被美国两个很有影响力的读书俱乐部选中,仅在1980年4月就重印了六次,占据《纽约时报》的畅销书目榜长达四十余周。该书曾被翻译作《七十一号街幽灵》,以连环漫画的形式在我国出版。之后,陆德伦又相继创作了《伯恩的霸权》和《伯恩的最后通牒》,都是极受大众欢迎的畅销书。1988年,根据该书改编的同名电视电影播映,为主演理查德•张伯伦赢回一个金球奖提名。不幸的是,2001年3月12日,在《谍影重重》紧锣密鼓的制作期间,陆德伦告别人世,没能目睹他笔下的杰森•伯恩在大银幕的神采。

    3、伯恩的银幕再生

    杰森•伯恩的银幕再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导演道格•里曼,他在大学期间就是原著小说的铁杆粉丝。在拍摄1996年的《摇摆者》时,里曼就决心将伯恩的故事搬上银幕,他花了整整两年从华纳兄弟公司取得小说的改编权,又花了一年与编剧托尼•吉尔罗伊商议剧本事宜,整个筹备工作漫长而细致。

    里曼的父亲曾于80年代在美国太空总署就职,他的工作经历为片中虚构的“绊脚石”组织的运作方式提供了不少灵感。他还曾在臭名昭著的伊朗门事件中,与饱受争议的反恐专家奥利弗•诺斯有过接触,为塑造“绊脚石”指挥官亚历山大•康克林一角提供了很多建议。里曼从原著中大刀阔斧的删减了许多支线,突出了情节中最符合新世纪观众欣赏口味的部分,并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做了引人入胜的探讨。由于911事件爆发,剧组一度担心关于国际政局的描写会引致负面评价,但影片上映后这种担心被证明是多余的。

    影片前期进行了大范围的选角,包括拉塞尔•克罗,史泰龙和布拉德•皮特都参加试镜,但名气不如前几位的马特•达蒙最终脱颖而出,里曼看中的是他与伯恩贴近的那一份平民气质,以及他对角色的独特理解:伯恩不只是个动作英雄,更是个在封闭的心灵中寻找出口的精神斗士。

    影片正式开机后困难接踵而至,由于与环球公司的理念分歧,里曼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双方对各种细节争执不休,尤其在农庄一场戏的去留上互不相让,最终在里曼和达蒙的坚持下,这场戏得以保留。整个拍摄期间,剧本被不停的修改,拍好的镜头也不断推翻重来,一直到关机的前几天,编剧托尼•吉尔罗伊还在给剧组传真新出炉的剧本段落。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折腾,影片的制作费用从原定的6000万美元一路飙升到8000万,上映日期也由2001年9月一直推迟到次年6月。所幸好事多磨,艰难重重的拍摄过程,换来的是一套三部曲杰作的伟大开篇。

    (二)谍影•故事

    1、伯恩的身份:一切从失忆开始

    狂风暴雨的地中海上,一艘渔船救起一个漂浮在海上的年轻人,他身中两枪奄奄一息,丧失了所有记忆。遵循植入臀部的芯片指引,年轻人在苏黎世找到了一个名为杰森•伯恩的账号信息,躲避警察的追捕中,他条件反射般施展出超凡的运动和搏击技能。CIA高层得知他存活后大为惊恐,派出顶尖杀手沿途设伏,但谁也不能阻止这个没有过去的人奔向真相,他不仅要夺回身份,更要将一个庞大的阴谋阻止连根掘起。

    《谍影重重》三部曲中,第一部电影最忠实于原著小说,不过仍有一些主要差别,比如原著中的大反派豺狼卡洛斯并未出现,伯恩的对手换成了整个中情局,女友玛丽也由加拿大经济学家变成了德国流浪女孩,第一部小说中伯恩已经找回了身为大卫•韦伯的过去,而电影中这一切要等到第二和第三集才逐渐揭晓。

    影片努力营造出周游列国的地理格局,剧组进驻布拉格、巴黎、因佩里亚和苏黎世,不过大部分苏黎世的情节其实都在布拉格取景,因为在那里拍摄更便宜。片中有一场闹市追车,是在巴黎许多相距甚远的地方分别拍摄后剪辑而成,里曼承认“你若对巴黎稍有了解,就会发现这场戏完全不合逻辑”,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观众百看不厌的经典动作桥段。里曼和环球公司原本都没有拍摄续集的初衷,因此本片有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没有给后续制作留下伏笔。

    影片上映后得到了排山倒海的正面评价,收获了诸如“兼具娱乐性和高智商”、“饱含智慧和情感的惊悚片”“故事和角色比特效更引人入胜”的赞誉,票房也有上佳的表现,将马特•达蒙一举捧上一线明星地位。道格•里曼融合老派间谍片与新时代思维的努力获得了应有的回报。次年美国本土出租DVD和录像带最多的电影就是《谍影重重》,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2、伯恩的霸权:踏上复仇之路

    惊心动魄的杀戮已经过去两年,与妻子隐居印度的伯恩依然被隐约涌现的记忆片段所纠缠,无法找到内心的安宁。一桩发生在柏林的爆炸案中惊现伯恩的行踪,再度将他拉回CIA的视线。神秘刺客现身印度追踪伯恩,并将与他一同逃亡的妻子狙杀。逃过一劫的伯恩埋葬了这段平静岁月的记忆,再度披挂上阵,挟着熊熊怒火再战谍海波澜,发誓要让杀害爱人的凶手付出代价。

    《谍影重重2》改编自陆德伦“伯恩系列”的第二部同名小说。由于第一集电影取得了始料未及的成功,环球公司立刻拍板开拍续集,编剧托尼•吉尔罗伊继续加盟剧本写作,鉴于道格•里曼在拍第一集时太难相处,环球不愿继续与他合作,而将导演一职交给了来自英国的保罗•格林格拉斯。保罗曾是一位新闻记者,在英国电视圈磨砺多年,其电影作品有着纪录片般的写实风格,他凭借代表作——反映北爱尔兰争端的《血腥星期天》一举拿下柏林金熊奖,并跻身一线导演。制片人帕特里克•克劳利对《血腥星期天》十分赞赏,看好保罗有能力延续伯恩的冒险。

    这次,伯恩的足迹横跨印度、那不勒斯、慕尼黑、柏林和莫斯科,但影片的拍摄顺序却刚好相反,最先拍高潮的莫斯科段落,然后剧组开往柏林一带,最后才是开头的印度追杀,因此观众若发现什么小细节穿帮,不必大惊小怪。《谍影重重2》最为人印象深刻且津津乐道的那个著名的结尾,这是保罗在拍摄结束前两个星期突然冒出的点子,他坚持说服制片人开绿灯,不惜多花20万美金预算,并把马特•达蒙从《十二罗汉》的剧组叫回来补拍。

    比起第一集,《谍影重重2》的情节与陆德伦原著更为大相径庭,小说中CIA绑架了玛丽迫使大卫•韦伯重拾伯恩的杀手人格,电影中则是玛丽一开场就惨遭杀害,伯恩孤身踏上复仇道路。制片人保罗•珊德伯格认同吉尔罗伊的改编,因为“这个世界已和小说出版的年代大不相同”,观众的口味需要与时俱进的刺激。影片被公认超越了第一集,《多伦多之星》评价它“叫人重新找回对间谍片和对续集电影的信心”。

    3、最后的通牒:谜团真相大白

    摆脱了莫斯科警方的追缉后,伯恩前往伦敦追查一位记者的线索,小人物与大阴谋的终极较量拉开了序幕:CIA动用全部高科技手段,洒下空前广阔的天罗地网,“黑烟斗”计划的黑手也不遗余力派出顶尖杀手,誓要将伯恩置于死地,每到一处,当地警察也会步步紧逼。身陷敌众我寡的悬殊困境,伯恩唯有继续凭借出众的身手和智慧,以顽强的意志过关斩将,最终逼近一切阴谋的源头,向身份的谜团发起最后冲击。

    《谍影重重3》将国际化格局推向极致,伯恩沿途经过的国家比前两集加起来更多,足迹遍布三大洲,莫斯科的脱困,巴黎的告白,伦敦的反跟踪,马德里的调虎离山,丹吉尔的房顶追逐,一直到纽约的亡命追车和高空一跃。保罗•格林格拉斯继续执导筒,获得更多创作自由的他,在片中加入不少私人趣味,滑铁卢车站一场追逐就是他对经典警匪片《法国贩毒网》的致敬,绊脚石行动的档案中,出现了电视剧版《谍影重重》主演理查德•张伯伦的面孔。

    作为整个三部曲的壮丽收官,《谍影重重3》特意穿插了一些前两集的元素。片头的莫斯科追逐战承接上一集的场景,伯恩在追车后摆脱警方的追赶;中段伯恩在天台与帕梅拉•兰迪通话一幕,则是第二集那个经典结尾的延伸,使后者变成了一种样式独特的“预告片”;临近片尾伯恩对杀手伯兹喊出:“看看我们!看看他们让你变成了什么!”,借用的是第一集中教授的临终遗言;片尾伯恩从屋顶跳入水中,与第一集开篇他漂浮在地中海的场景遥相呼应。

    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三集和终结篇,《谍影重重3》获得了空前的辉煌,在北美上映首周就赚进将近七千万美元的票房,缔造了北美影史八月开片的新纪录。影片不止在评论界和观众收获一边倒的佳评,更在80届奥斯卡斩获最佳音响,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剪辑三项大奖,为整个三部曲收尾增添万钧分量,不愧为一部完美的终结篇。

    4、《谍影重重》系列重要角色谱

    伯恩的战友

    玛丽•海莲娜•科鲁兹:德裔女孩,与伯恩在美国领事馆外相遇,驾车载伯恩去巴黎,并在与他一同出生入死中萌生了感情。与伯恩一同在印度生活两年后,被俄罗斯杀手狙击身亡。

    “妮琪”妮可莱特•帕森斯:原绊脚石计划的联络人员,驻扎在巴黎,负责监控杀手的情况的任务动态,计划终结后驻扎于阿姆斯特丹,第三集中被指派到马德里追查伯恩,并与伯恩一起在北非追踪尼尔•丹尼尔,对抗杀手戴什。与失忆前的伯恩有一段情史。

    伯恩的对手

    亚历山大•康克林:绊脚石计划的指挥官,伯恩的上司,计划失败后销毁一切资料,但因剿灭伯恩不成,被艾伯特抢先一步灭口。

    沃德•艾伯特:CIA主管,是亚历山大•康克林的上司,为窃取CIA的两千万美金而监守自盗,并派伯恩杀害俄罗斯政客掩盖罪行,被揭发后自杀。

    教授:绊脚石杀手,驻扎在巴塞罗那,在玛丽朋友的农庄与伯恩交手,被伯恩所杀,临死前向伯恩透露关于绊脚石的信息。

    克里尔: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特工,在印度刺杀伯恩并导致玛丽的死亡,在莫斯科打伤伯恩,飞车追逐中身受重伤,伯恩本有机会但没有杀他。

    凯斯坦:绊脚石杀手,驻扎在罗马,最先追踪到伯恩并埋伏在他巴黎的住处,在枪战和格斗中不敌伯恩,跳楼自尽。

    亚达:绊脚石杀手,驻扎在德国慕尼黑,在自己的住所被伯恩伏击和询问,出手偷袭伯恩,缠斗中被伯恩杀死。

    曼海姆:绊脚石杀手,驻扎在德国汉堡,曾经参与追杀伯恩,由于康克林无力对付伯恩,曼海姆听令于艾伯特将之枪杀。

    诺亚•沃森:CIA主管,黑烟斗行动指挥官,与帕梅拉•兰迪合作追捕伯恩,最后却在伯恩和兰迪的配合下暴露了罪证,黑烟斗计划曝光后遭到逮捕。

    帕兹:黑烟斗杀手,驻扎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受沃森指派追杀伯恩,在滑铁卢车站狙杀了英国记者赛门•罗斯,与伯恩追车中失控受伤,但伯恩没有杀他。

    戴什:黑烟斗杀手,驻扎在北非,被指派到丹吉尔杀掉尼尔•丹尼尔,行动成功后继续追杀伯恩和妮琪,在格斗中被伯恩杀死。

    艾伯特•赫尔斯博士:绊脚石和黑烟斗计划中训练杀手的负责人,是粉碎大卫•韦伯的个人意志并将他变为杰森•伯恩的罪魁祸首,黑烟斗计划曝光后遭逮捕。

    中立阵营

    丹尼•昨恩:绊脚石行动指挥小组成员,负责杀手与总部通讯的接洽,是康克林的下属,因发现上层可疑之处而遭艾伯特灭口。

    帕梅拉•兰迪:CIA主管,一面负责追捕伯恩,一面又对他怀有同情,最后在伯恩的帮助下揭发了黑烟斗计划。

    赛门•罗斯:英国卫报记者,从尼尔•丹尼尔处获知黑烟斗计划并写出一篇报道,遭致CIA的追踪,在滑铁卢车站被帕兹狙杀。

    尼尔•丹尼尔:CIA驻马德里探员,黑烟斗计划的北非指挥官,赫尔斯博士的助手,因泄露黑烟斗计划而遭到追杀,被戴什炸死在丹吉尔。

    (三)谍影•特色

    1、间谍形象:还我“普通人”

    “这是一部让詹姆斯•邦德黯然失色的间谍惊悚片。”《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谍影重重2》。此话当然不是指伯恩的排场和武器比007更具规模,而是宣告了一种简约主义在新时代的胜利。伯恩不像邦德有宝马座驾和美女环绕,也不像伊森•亨特热衷于拉风的极限耍酷运动,他没有配备一件高科技武器,甚至连身像样的正装都没有。《谍影重重》一开始,伯恩裹着带有弹孔的毛衣被从海里捞起,他就穿着这身行头在苏黎世纵横穿梭,与警察和杀手斗智斗勇,将传统银幕间谍的华丽光环彻底击碎。

    身为一个没有高科技外挂的普通人,伯恩要从天罗地网中杀出一条血路,唯有仰赖价值三千万美金的训练成果。他精通多国语言,畅行三大洲无阻;他枪法精湛,格斗出众,任何人与他正面交锋都要倒霉;他没有私人座驾,靠搭乘火车地铁飞机周游列国,必要时施展空空妙手偷一串摩托车钥匙,或用电线摩擦发动汽车,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在街头风驰电掣;他很少携带武器,但总能徒手夺取或拆解对手的枪械;他用酒镇痛,用电扇和手电筒误导警方,用电梯开关拖延追击者,用人人都可浏览的搜索引擎找出最绝密的信息,他的行事方式不啻一本间谍教科书。他没有缤纷的艳遇,只有一个生死与共中互生情愫的异国女子,他真心待她,她却因他而死,那是一种毫无矫饰的刻骨铭心。

    伯恩最接近普通人的地方,在于他从没有拯救世界之类的宏愿。他付出一切努力,只为在夹缝求得生存,一步步逼近身份的真相,这是一个小人物争取基本生存权利的抗争。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这样描述伯恩:“他是一个行走在真实世界中真实的人,为达成艰难的目标而孜孜不倦。……潜意识中,我们会感到伯恩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与我们一同对抗那个神秘而庞大的对手。……不论你居住在纽约、巴黎、伦敦还是别的什么地方,只需开门一望就会发自内心相信,伯恩的故事完全有可能在眼前上演。”伯恩的银幕征程,道出了现实主义特工的生存真谛:唯有外貌寻常,才能大隐隐于市;唯有内在非常,方可一人抵千军。

    2、动作设计:干脆利落实战风

    在这个CG技术空前发达的年代,任何青春偶像都能在银幕上像模像样的演一回特工,扮一回大侠,观众早已对此花拳绣腿厌烦至极。所以,当逆潮流而动的杰恩•伯恩甫一登场,将银幕特工越来越虚的身影重新拽回地面,以写实风格和刚猛姿态使出扎扎实实的一拳一脚,顿时引得四座皆惊。伯恩和对手从不摆招摇的pose,更不使华而不实的回旋踢,《谍影重重3》中摩洛哥一场缠斗,目之所及只有伯恩和戴什互施拳脚,身体翻滚,耳边环绕的是沉闷的身体撞击身和粗重的喘息,毫无美感可言,仿佛在观众面前上演的真实暴力。

    马特•达蒙接受的是名为Eskrima的菲律宾格斗术训练,招招致命的快狠准自不必说,更擅长将身边不起眼的物件变作致命武器。他能用圆珠笔和卷起的报纸对付匕首,以毛巾和硬皮书给对手重创,将烤面包机和煤气管道变作定时炸弹,我们毫不怀疑,如果他进入一家文具店,杀伤力不亚于配备了重火力的终结者。即使用上枪械,也绝无体操般翻滚的凌空射击,伯恩总是镇定的瞄准目标,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开枪,干脆利落不炫技。而伯恩一旦坐到方向盘后,不见寻常追车片中汽车翻飞、油箱爆炸的烂俗画面,只有四溅的火星、残破的车体和伯恩奋力抓紧安全带的身影,逼真的让观众忘掉这是一场银幕秀。

    《谍影重重》虽不炫耀特效,却用另一种方式令人对好莱坞特技叹为观止,正因为动作打斗不加渲染,演员们就必须真实的使出那样招招夺命的格斗术,正因为追车毫无CG修饰,就必须在现实中再现那样惊险的疯狂疾驰和连环撞车,这种返璞归真的简单化理念,完全超越了那些花里胡哨的假大空,回归了动作电影的纯正本质,让观众直面最真实的感官冲击。《谍影重重》系列让审美疲劳的影迷看到了动作电影的未来,就连昔日邦德扮演者皮尔斯•布鲁斯南也不得不承认:“他(格林格拉斯)把动作电影带入了黑色的迷雾中。”

    3、影像风格:跟拍摄影+凌厉剪辑

    道格•里曼为间谍片带来一股粗粝凛冽的新风尚,刷新了观众对于银幕特工的印象,保罗•格林格拉斯将之完美传承,并用拿手好戏将其带入新的领域。《血腥星期天》中层次分明的跳切,《93航班》中冷静疏离的旁观视点,都在《谍影重重》后两部中得到发扬光大。保罗完全摈弃了好莱坞大片惯有的浮华绚烂和光影流离,以冷峻的色调、迫人的节奏、摇晃的摄影赋予了这个失忆特工全新的魅力,在银幕上再现了一场场令人难忘的生死对决。

    《谍影重重2》的柏林追逐,他用手提摄像的晃动画面将观众的心紧紧拴在伯恩身上,镜头如同跟随伯恩出生入死的战友,近距离捕捉到那兔起鹘落的矫健身影,体验生死一线的惊险瞬间。《谍影重重3》的滑铁卢车站跟监战,格林格拉斯的摄影机游刃有余的穿梭其间,给予观众全息的监控感,辅以灵动跳脱的剪辑,从容不迫的交代出各方人马的所有位移,制造出叫人心跳暂停的节奏和压迫感。保罗镜头下的高手交锋令人目不暇接,油然心生酣畅淋漓的愉悦。第80届奥斯卡颁奖礼上《谍影重重3》勇夺最佳剪辑奖,是对保罗非凡才华名至实归的认可。

    在众多大片导演用种种新科技提升视觉效果时,保罗懂得只有精准的节奏和逼真的摄影才是令观众凝神屏息的法宝,他始终不渝的用新闻纪录片风格对抗绿幕、3D、IMAX等时髦元素,一如片中的伯恩依靠普通人的技能战胜了高科技武装的强权。银幕上下,小智慧都战胜了大块头。

    (四)谍影•影响

    1、马特•达蒙:一个动作明星的诞生

    新世纪之初的马特•达蒙并没有明星相,在之前的力作《拯救大兵瑞恩》《心灵捕手》和《天才瑞普利》中都是靠演技说话,没有人会把这个相貌平平的小才子和身手不凡的特工联想到一块。但《谍影重重》是一部反间谍片传统的新品种,强调的是一份真实感,讲述一个普通人在现实环境中的抗争,像极了为马特量身定做。他十分敬业的接受了长达三个月的武器、拳击和格斗训练,亲自完成了片中大部分特技动作,他对伯恩个性特质的理解甚至得到了原著作者的首肯。正如制片人弗兰克•马歇尔所说:“即使伯恩身怀绝技,但他表面上完全不像杀手,可以轻易隐藏于人群中。”

    影片中的伯恩似乎时刻面无表情,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马特演出的绝不是个石头般的杀人机器。他很酷,但酷出了性格,酷出了表演层次。当他不假思索的跟随神经反射格斗、奔跑、观察环境,那酷中带着一份迷茫;当他冷静的分析形势,一步步接近线索,那酷中透着专注和冷静;当他和玛丽初次接吻,既渴望又恐慌,露出孩子般的紧张,那酷被一种可爱与纯情代替了。无论是告别亡妻时的深情,被记忆碎片折磨时的痛苦,向死者家属致歉时的温存,还是寻回身份后坦然豁达的面对命运,都被马特•达蒙诠释的丝丝入扣,他演活了这个从不袒露心事的王牌特工。

    马特以动作英雄形象蜚声国际,有了自由选择大制作的权利,但他成名后并未局限于动作片的狭窄领域,而是努力尝试多元角色,拓宽演技,他之后的作品包括警匪片《无间道风云》,喜剧片《告密者》,文艺片《从今以后》,励志片《成事在人》,西部片《大地惊雷》,科幻片《时间规划局》,以及与伯恩团队再度合作的战争片《绿区》等,宽广的戏路,多变的角色,无不展现出他想成为一个优秀演员而非银幕偶像的追求。虽然早早辞演《谍影重重4》,但在无数伯恩迷眼中,马特•达蒙就是杰森•伯恩,杰森•伯恩就是马特•达蒙,对于这部没有伯恩的《伯恩》,难免叫人捏一把冷汗。

    2、后生可畏:“谍影”风格被007吸收

    2002年《谍影重重》为动作片开辟新天地之际,正是另一套老牌间谍片《007》系列走到山穷水尽之时。有关詹姆斯•邦德的所有旧法宝都已被用到泛滥:拥有异想天开阴谋的脸谱化反派,不论忠奸一律投怀送抱的美女,激烈打斗后永远笔挺的西装和服帖的发型,奢华的衣食居所享受,对异国情调的过渡渲染,而高科技道具越发变本加厉,几乎将电影变成科幻片。到了《择日再死》,以隐形跑车为首的超级武器彻底喧宾夺主,邦德倒成了自己座驾的陪衬,沦为只会按按钮的活木偶,昔日绅士特工的风采全无。最为关键的是,007发展到21世纪,还在重复冷战年代的真人卡通风格,正邪双方不像是在殊死搏斗,倒像是拿着大规模武器玩过家家,早已落后于时代,因此陷入票房平平,口碑差劲的困境。

    垂垂老矣的007电影从《谍影重重》的成功中看到了翻身的曙光,从写实又低调的伯恩身上,邦德汲取了新的养料,卷土重来。2006年的《皇家赌场》中,邦德回到了初入情报局的青涩年代,散发出朝气蓬勃的新活力。外表并不英俊的丹尼尔•克雷格以倒三角身材的腱子肉和一脸的沧桑冷酷,将007从神坛上拉下,讲述了这个超级特工的年轻岁月。观众惊喜的发现,这个邦德不一样了,他很少微笑,不爱四处调情,也不讲冷笑话,连马提尼酒摇匀还是搅拌都“不在乎”了,他打起架来会玩命,头脑发热了也会犯错误,他甚至会专情的爱上一个女人。总之,和杰森•伯恩一样,这是一个让我们相信其真实存在的人,而不是穿着西装的超人。

    007招牌的高科技在《皇家赌场》踪影全无,他配备不带特殊功能的PPK手枪和通讯耳塞,虽有拉风的马丁跑车,却刚飙起来就翻了个吉尼斯纪录的七周半,车上唯一的特殊装备只有心脏起搏器。那么这位邦德如何制敌呢?他拼了老命和跑酷高手在缆车上摸爬滚打,攀在飞驰的加油车外与司机搏斗,卷起衣袖徒手对抗砍刀杀手,在牌桌上和老奸巨猾的对手勾心斗角,中毒后趔趄挣扎着奔向解毒药剂,结尾在倒塌的大楼中用射钉枪干掉最后一个敌人——这一幕十足是伯恩妙用身边物品制敌的做派。《皇家赌场》开辟的实战风,将007系列从窘境中解脱出来,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触底反弹,在之后的《量子危机》中可以见到更多伯恩风格的元素,《谍影重重》对动作片的深远影响不证自明。

    3、引领潮流:一种新的动作片风格

    凭借最新的电影科技,视效愈发汹涌的科幻片和灾难片正疯狂蚕食传统动作片的领土,奋起反抗的动作片被迫走上一条歧路,大量依靠CG火焰和人海战术,一味与对手在场面上争高下,不但越来越失去动作片的本真,更不见得能捍卫人气。一片落寞萧条中,横空出世的《谍影重重》无异于救世主般的存在,而日薄西山的007借用伯恩灵感重获新生,更是给动作片市场注入一针兴奋剂,大批动作影人重拾信心,纷纷让作品走上了伯恩特色路线。

    伯恩直接有效的拳头策略被动作片争相效仿,从科幻片《杀手47》,谍战片《制胜一击》到漫画大片《决战豪门》,主角们个个将毫无花哨的近身格斗耍的有模有样,《霹雳天使》那种吊着钢丝凌空乱踢的架势顿成无人问津的过时货。就连一向不缺高科技的《碟中谍3,4》,也向伯恩这个普通人取经一二,伊森•亨特出招讲究起了三拳两脚制敌,再无《碟中谍2》的冗长纠缠。

    伯恩攀高爬低、纵横跳跃的矫健身姿也引来粉丝无数,《量子危机》里邦德在巴拿马房顶追人自不必说,《特工邵特》逃离CIA时那翻滚闪避的功夫明显是师承伯恩,甚至身宽体肥的特拉沃尔塔也要在《巴黎谍影》里复制一把上房揭瓦,是特工就跑两步,准没错!号称中年版伯恩的《不明身份》则偷学了一手不经后期加工的追车绝活,车体倾覆玻璃四散的画面全部实打实,失忆老特工敲碎镜子制敌的花招也尽得伯恩真传。

    要说将伯恩的秘密全部吃透的集大成者,还属《飓风营救》系列,身怀绝技者孤身对抗大集团,直切要害的叙事,无需CG助阵的追逐、格斗、枪战和爆破画面,流畅的运镜,高速的剪辑,急促的配乐,无不学的有型有款,堪称伯恩门下的大弟子。当然,诸多模仿者中,也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叛谍追击》《白昼冷光》,瑞典的《国家利益》,都是只得皮毛的失败之作,毕竟优秀的电影不能靠跟风和拼凑,《谍影重重》这般划时代经典,其精髓来源于天才妙手之偶得,永不可能被复制。(文/方聿南)

     4 ) 电影里的一幕

    他告诉她,你也要开始逃亡了。她没有说一句话,但表情却将所有语言透露出来了,她也害怕,但也没有办法,却在转瞬间她下了决心,她只能坚定地继续在她选择的道路上走下去,其实从她愿意跟伯恩一起走开始,她就清楚自己接下来的命运,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她下定决心了。

    他走到洗手间门口,正想告诉她要离开了,却意外见到她染了头发,也把头发剪断了。刹那间,逝去的爱人的影子在她身上仿佛重现了,乌黑的湿淋淋的短发,主动凑近的双唇,是她让他人生又有了希望,更让他人生有了意义,也是她教会了自己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不要再杀人了。

    所以他有一刻愣住了,往日浪漫去又残酷的回忆在他眼前一闪而过,但是无论如何,眼前这个女人不是她,不可能再是她了,想到这里他的眼神又黯淡下来,对她也欲言又止,过去的人和事已经不能够再找回来,再多说也没用,最后他只冷静地说了句,我们应该走了。

    在车站,他俩似乎安静地站着。她回头看了看,他似乎看懂了她的担扰,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安慰说,你会越来越习惯的。然而她似乎担扰的并不是自己。在这里就要各自分开了,我要开始过着掩人耳目的生活,而你侧要继续找寻身份继续复仇,我更担心的是你,也更舍不得你,不过你自己是个失去记忆的人了,也有了一个难以忘怀的爱人,过去的故事已经没有任何再提的价值了,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冲动的女人,或许我临别前还会给你个吻,还会奢望能跟你再续缘份,但可惜我不是,我是一个特工后勤人员,经过强度训练,隐瞒身份的生活,早已练就一身不苟言笑,心如铁硬的功夫了,如今对着你欲言又止,已经是我的预料之外了。

    这是我在电影里那十来多分钟的眼神交流中读出来的故事,随便写写,不必当真,只是我真心觉得无声胜有声,两人之间一个眼神的来回,胜过无数千言万语,其实有些电影并不需要语言,有些眼神的转头,已经骗不过观众的眼,其实故事早已在我们心中。

     5 ) 重新定义动作片 《谍影重重》三部曲全面回顾

    新世纪,好莱坞的银幕上有这么一位动作英雄,他的真实身份被雪藏,他想找回记忆的简单愿望却遭遇最危险的杀手集团的阻挠。他有时厉害的吓人,圆珠笔和报纸在他手里能变成致命武器;他有时像个孤注一掷的赌徒,驾车疯狂穿越闹市,将街头搅得天翻地覆;他有时又比你我更像普通人,披上夹克融入人群,低调的让人过目即忘。他是行走在地球上最酷的特工,他让观众深信,这是一个现实中真正可能存在的超级间谍。他叫做杰森·伯恩。

     
      诠释杰森·伯恩银幕魅力的电影叫做《谍影重重》,改编自一流的间谍小说,传承了优秀谍战片的精华元素,拥有层出不穷的悬念和惊心动魄的对抗。与此同时,它用独树一帜的风格革新了谍战片乃至动作片的影像理念。没有轰天的爆破和炫耀的打斗,更不见泛滥成灾的CG视效,它用冷峻写实的风格紧紧攫住观众的注意力,把三部电影六个小时的生死对抗包裹在朴实的摄影与凌厉的剪辑中,将抓人的叙事节奏从第一秒保持到了最后一刻。它重树了人们对传统间谍片的信心,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动作片风潮,供众多后来者效仿借鉴。

    --谍影·缘起--

    1. 杰森·伯恩是谁?地球上最酷的特工

     
      在罗伯特·鲁德鲁姆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伯恩”系列小说中,杰森·伯恩(Jason Bourne)本名大卫·韦伯(David Webb),是一位越战时期驻扎在柬埔寨的美国研究员。妻儿在湄公河惨遭炸死后,韦伯加入美军的美杜莎组织,参与暗杀越共指挥官的行动,战功卓著,杰森·伯恩这一化名来自于他处决的一名内奸。越战后他被推荐进入中情局的“绊脚石”计划,伪装成从事杀手行业的老兵,诱捕世界顶尖的杀手“豺狼”卡洛斯。计划执行三年后,伯恩忽然与绊脚石失去联络,银行账户也出现神秘转账,高层认定他已变节。与此同时,负伤失忆的伯恩在地中海被一艘渔船打捞救起,寻找身份的故事就此展开。

      改编成电影后,伯恩的背景有所简化,他原名仍是大卫·韦伯,是一名曾参加过海湾战争的美国陆军,后加入特种部队并晋升上尉。1999年,韦伯自愿加入中情局主导的“绊脚石”计划,经过严酷的训练,变成心思缜密、拥有高超杀人技巧的杰森·伯恩,因一次任务失败掉落海中,被救后已丧失所有记忆。

    比起小说,银幕上的伯恩更神通广大,精通多国外语,在枪械、爆破、格斗、跟踪、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等领域都是顶尖高手,有着超快的应变能力,极强的逻辑思维和条件反射般的危机察觉能力,擅长将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用品化作杀人利器,无愧于“世界上最难追踪的人”,“行走在地球上最酷的特工”等称号。伯恩在失忆后价值观大有改变,不再沉迷于暴力和杀戮,一心只想找回身份后做一个普通人,其身不由己的遭遇和平民英雄的气质,令人充满同情和赞叹。

    --谍影·缘起--
    2. 杰森·伯恩之父:间谍小说家罗伯特·鲁德鲁姆

     
      《谍影重重》系列的原著作家罗伯特·鲁德鲁姆1927年出生于纽约,二战时期在海军服役。自70年代起,鲁德鲁姆在长达30年的创作生涯中,著有29部间谍小说,发行量超2亿本,被译成了32种以上的语言,广泛的人气为他赢得了现代惊悚小说之父的称号。鲁德鲁姆的作品有许多有趣的特色,比如他总用固定的“The”作为标题字首。他笔下的主人公通常是小人物,与深不可测的大阴谋展开较量,幕后黑手步步紧逼,而小人物总能在绝对劣势下反戈一击,失忆特工杰森·伯恩的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

     
      “伯恩”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于一桩真实事件,1887年,一位生活在美国罗德岛的牧师安塞尔·伯恩毫无征兆的来到宾夕法尼亚州,开了一家便利商店,并用A·J·布朗的名字在当地定居。四个月后,他突然恢复伯恩的记忆,对自己的处境十分迷惘。心理学家发现,在催眠状态下,此人拥有伯恩和布朗两种人格。这是医学上首例关于分离性漫游病症的档案记载,启发了勒德拉姆创作出拥有双重人格的失忆杀手。

    《伯恩的身份》一书出版于1980年,是鲁德鲁姆的代表作,占据《纽约时报》的畅销书目榜长达四十余周。该书曾被翻译作《七十一号街幽灵》,以连环漫画的形式在我国出版。之后,勒德拉姆又相继创作了《伯恩的霸权》和《伯恩的最后通牒》,都是极受欢迎的畅销书。1988年,根据《伯恩的身份》改编的同名电视电影播映,为主演理查德·查伯兰赢回一个金球奖提名。不幸的是,2001年3月12日,在电影《谍影重重》紧锣密鼓的制作期间,鲁德鲁姆告别人世,没能目睹他笔下的杰森·伯恩在大银幕的神采

    --谍影·缘起--
    3. 伯恩的银幕重生:电影《谍影重重》问世


      “杰森·伯恩”故事的银幕再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导演道格·里曼,他在大学期间就是原著小说的铁杆粉丝。在拍摄1996年的《全职浪子》时,里曼就决心将伯恩的故事搬上银幕,他花了整整两年从华纳兄弟公司取得小说的改编权,又花了一年与编剧托尼·吉尔罗伊商议剧本事宜,整个筹备工作漫长而细致。


      里曼的父亲曾于80年代在美国太空总署就职,他的工作经历为片中虚构的“绊脚石”组织的运作方式提供了不少灵感。里曼从原著中大刀阔斧的删减了许多支线,突出了情节中最符合新世纪观众欣赏口味的部分,并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做了探讨。由于911事件爆发,剧组一度担心关于国际政局的描写会引致负面评价,但影片上映后,这种担心被证明是多余的。

    影片在筹备阶段进行了大范围的选角,罗素·克劳,史泰龙和布拉德·皮特等人都进入过导演道格·里曼的考虑范围,但名气不如前几位的马特·达蒙最终脱颖而出,里曼看中的是他与伯恩贴近的那一份平民气质,以及他对角色的独特理解:伯恩不只是个动作英雄,更是个在封闭的心灵中寻找出口的精神斗士。

     
      影片正式开机后困难接踵而至,由于道格·里曼与环球公司存在理念分歧,整个拍摄期间,剧本被不停的修改,拍好的镜头也不断推翻重来,一直到关机的前几天,编剧托尼·吉尔罗伊还在给剧组传真新出炉的剧本段落。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折腾,影片的制作费用从原定的6000万美元一路飙升到8000万,上映日期也由2001年9月一直推迟到次年6月。所幸好事多磨,艰难重重的拍摄过程,换来的是一套三部曲杰作的伟大开篇。

    --谍影·故事--
    1.《伯恩的身份》:一切从失忆开始

     

      《谍影重重》开篇即是狂风暴雨的地中海,一艘渔船救起一个漂浮在海上的年轻人,他身中两枪奄奄一息,丧失了记忆。遵循植入臀部的芯片指引,年轻人在苏黎世找到了一个名为杰森·伯恩的账号信息,躲避警察的追捕中,他条件反射般施展出超凡的搏击技能。CIA高层得知他存活后大为惊恐,派出顶尖杀手沿途设伏,但谁也不能阻止这个没有过去的人奔向真相,他不仅要夺回身份,更要将一个庞大的阴谋阻止连根掘起。
     

      《谍影重重》三部曲中,第一部电影最忠实于原著,不过仍有一些差别,比如小说中的大反派“豺狼”卡洛斯并未出现,伯恩的对手换成了整个中情局,女友玛丽也由加拿大经济学家变成了德国女孩。影片努力营造出周游列国的地理格局,剧组进驻布拉格、巴黎、因佩里亚和苏黎世,不过大部分苏黎世的情节其实都在布拉格取景,因为在那里拍摄更便宜。片中有一场闹市追车,是在巴黎许多相距甚远的地方分别拍摄后剪辑而成,导演道格·里曼承认“若对巴黎稍有了解,就会发现这场戏完全不合逻辑”,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百看不厌的经典动作桥段。

     《谍影重重》上映后得到了排山倒海的正面评价,收获了诸如“兼具娱乐性和高智商”、“故事和角色比特效更引人入胜”的赞誉,票房也有上佳的表现,将马特·达蒙一举捧上一线明星地位。道格·里曼融合老派间谍片与新时代思维的努力获得了应有的回报。次年美国本土出租DVD和录像带最多的电影就是《谍影重重》,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谍影·故事--
    2.《伯恩的霸权》:踏上复仇之路


      《谍影重重2》的故事里,前作中惊心动魄的杀戮已经过去两年,与妻子隐居印度的伯恩依然被隐约涌现的记忆片段所纠缠。一桩发生在柏林的爆炸案中惊现伯恩的行踪,再度将他拉回CIA的视线。神秘刺客现身印度追踪伯恩,并将他妻子狙杀。逃过一劫的伯恩再度披挂上阵,挟着熊熊怒火再战谍海,发誓要让杀害爱人的凶手付出代价。

     
      《谍影重重2》改编自“伯恩”系列的第二部小说。由于第一集电影大获成功,环球公司立刻拍板开拍续集,编剧托尼·吉尔罗伊继续操刀剧本。鉴于道格·里曼太难相处,环球不愿继续与他合作,而将导筒交给了来自英国的保罗·格林格拉斯,这位被被影迷昵称为“绿草”(Greengrass)的导演曾是一位新闻记者,在电视圈磨砺多年,其电影作品有着纪录片般的写实风格,凭借反映北爱争端的《血腥星期天》一举拿下柏林金熊奖,扬名国际影坛。制片人帕特里克·克劳利对《血腥星期天》十分赞赏,看好保罗有能力延续伯恩的冒险。

    这次,伯恩的足迹横跨印度、那不勒斯、慕尼黑、柏林和莫斯科,但影片最先拍的却是结尾高潮部分的莫斯科段落,然后剧组开往柏林一带,最后才是开头的印度追杀。《谍影重重2》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那个著名的结局——与伯恩通话的CIA女主管帕梅拉猛然意识到这个家伙正在对面大厦里监视着自己!这是格林格拉斯在拍摄结束前两个星期突然冒出的点子,他说服制片人开绿灯,不惜多花20万美金预算,并把马特·达蒙从《十二罗汉》的剧组叫回来补拍。影片被公认超越了第一集,《多伦多之星》评价它“让人重新找回对间谍片和对续集电影的信心”。

    --谍影·故事--
    3.《伯恩的通牒》:幕后谜团真相大白

     
      《谍影重重3》的故事中,摆脱了莫斯科警方追缉的伯恩,前往伦敦追查一位记者的线索,小人物与大阴谋的终极较量拉开了序幕:CIA动用全部高科技手段,洒下空前广阔的天罗地网,“黑烟斗”计划的黑手也不遗余力派出顶尖杀手,誓要将伯恩置于死地,每到一处,当地警察也会步步紧逼。身陷敌众我寡的悬殊困境,伯恩唯有继续凭借出众的身手、智慧、意志过关斩将,逼近一切阴谋的源头,揭晓身份的谜团。
     

      《谍影重重3》将国际化格局推向极致,伯恩沿途经过的国家比前两集加起来更多,足迹遍布三大洲,莫斯科的脱困,巴黎的告白,伦敦的反跟踪,马德里的调虎离山,丹吉尔的房顶追逐,一直到纽约的亡命追车和高空一跃,壮丽收官整个三部曲。保罗·格林格拉斯继续执导筒,获得更多创作自由的他,在片中加入不少私人趣味,滑铁卢车站一场追逐就是他对经典警匪片《法国贩毒网》的致敬,“绊脚石”行动的档案中,出现了电视电影版《谍影重重》主演理查德·查伯兰的面孔。

    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三集和终结篇,《谍影重重3》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仅票房收入大幅攀升,全球票房达到了4.4亿美元,也收获了各界舆论一边倒的超高评价,不少评论更是将它定义为一部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佳片,革新了动作电影的视听语言。在2008年第80届奥斯卡颁奖礼上,《谍影重重3》拿到了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音响奖,技术上的创新得到了小金人的垂青。

     --谍影·故事--
    4. 幕后黑手:绊脚石与黑烟斗计划
     

      看过《谍影重重》三部曲的观众,一定会对片中频频提及的“绊脚石”计划与“黑蔷薇”计划印象深刻,那么它们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小说中的绊脚石(Operation Treadstone)是中情局实施的一个绝密计划,总部位于纽约市71街415号,因此又被称作“绊脚石71”,其目的是创造一个代号为凯恩的杀手,引诱世界第一杀手“豺狼”卡洛斯现身。凯恩即是由杰森·伯恩假扮,但当他失忆后,绊脚石计划逐渐被卡洛斯摸清,负责人遭到杀害,计划被终结。

     
      电影中的绊脚石与小说中有所不同,它表面上是CIA管辖的一个特工训练平台,只进行理论研究,但实际被某些高层利用,从自愿加入的美国士兵中挑选包括杰森·伯恩在内的精英,通过严酷的洗脑和训练,将他们变作职业杀手,派驻世界各地执行政府不方便出面的秘密任务。得知伯恩未死,绊脚石主管康克林派出多名杀手追杀,都被他一一反制,最后循迹找上门来,眼见事情无法收场,康克林的上司沃德·艾伯特派杀手将其灭口,计划随告终结。


        绊脚石成为历史后,沃德·艾伯特再度发起升级版的黑蔷薇计划(Blackbriar),名义上是与国防部联合实施的通讯计划,实际仍用巨额预算培训杀手,在不惊动政府高层的情况下私自执行暗杀任务,甚至直接杀害美国公民。艾伯特因贪污公款畏罪自杀后,诺亚·沃森成为黑蔷薇指挥官,并与CIA主管帕梅拉一起追捕伯恩,最后却被伯恩和帕梅拉联手曝光了罪证而遭到逮捕,黑蔷薇计划也全面破灭。

     
      负责绊脚石和黑蔷薇杀手训练的是艾伯特·赫尔斯博士,他用极度泯灭人性的方式消除实验者的个人意志,将他们变作毫无感情的杀人机器。绊脚石和黑蔷薇的精英杀手都拥有世界顶尖的行动力,平时以正常身份过正常日子,一旦被特殊讯息激活,就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且不能留下任何痕迹。某些杀手会带有实验后遗症,比如怕光、神经质,伯恩的失忆也与实验有关。黑蔷薇计划败露后,赫尔斯也被逮捕。

    --谍影·特色--
    1. 间谍形象:还我“普通人”

       “这是一部让詹姆斯·邦德黯然失色的间谍惊悚片。”《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谍影重重2》。此话当然不是指杰森·伯恩的排场和武器比007更具规模,而是宣告了一种简约主义在新时代的胜利。伯恩不像007有宝马座驾和美女环绕,也不像《碟中谍》中的伊森·亨特那样热衷拉风的极限耍酷运动,他没有配备任何高科技武器,甚至连身像样的正装都没有,将传统银幕间谍的华丽光环彻底击碎,毕竟,现实中的间谍往往都是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普通人。

     
      身为一个没有高科技外挂的特工,伯恩要从天罗地网中杀出一条血路,唯有仰赖价值三千万美金的训练成果。他精通多国语言,畅行三大洲无阻;他枪法精湛,格斗出众,任何人与他正面交锋都要倒霉;他没有私人座驾,靠搭乘火车地铁飞机周游列国,必要时也会偷几辆摩托车或汽车使用;他很少携带武器,但总能徒手夺取或拆解对手的枪械;他用电扇和手电筒误导警方,用电梯开关拖延追击者,用人人都可浏览的搜索引擎找出最绝密的信息,他的行事方式不啻一本间谍教科书。

    伯恩最接近普通人的地方,在于他从没有拯救世界之类的宏愿。他付出一切努力,只为在夹缝求得生存,一步步逼近身份的真相,这是一个小人物争取生存权利的抗争。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这样描述伯恩:“他是一个行走在真实世界中真实的人,为达成艰难的目标而孜孜不倦……潜意识中,我们会感到伯恩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与我们一同对抗那个神秘而庞大的对手。”伯恩的银幕征程,道出了现实中特工的生存真谛:唯有外貌寻常,才能大隐隐于市;唯有内在非常,方可一人抵千军。

    --谍影·特色--
    2. 动作设计:干脆利落实战风

     
      在这个CG技术空前发达的年代,任何明星都能在银幕上像模像样的闪躲腾那,扮一回英雄,但观众早已对这种花拳绣腿审美疲劳。所以,当逆潮流而动的杰恩·伯恩甫一登场,将银幕特工越来越虚的身影重新拽回地面,以写实风格和刚猛姿态使出扎扎实实的一拳一脚,顿时引得四座皆惊。伯恩和对手从不摆招摇的pose,更不使华而不实的回旋踢,《谍影重重3》中摩洛哥一场缠斗,目之所及只有伯恩和敌手互施拳脚,身体翻滚,耳边环绕的是沉闷的身体撞击身和粗重的喘息,毫无美感可言,仿佛在观众面前上演的真实暴力。

     
      为了演好伯恩这个特工角色,马特·达蒙接受的是名为Eskrima的菲律宾格斗术训练,招招致命的快狠准自不必说,更擅长将身边不起眼的物件变作致命武器。他能用圆珠笔和卷起的报纸对付匕首,以毛巾和硬皮书给对手重创,将烤面包机和煤气管道变作定时炸弹,我们毫不怀疑,如果他进入一家文具店,杀伤力不亚于配备了重火力的终结者。即使用上枪械,也绝无体操般翻滚的凌空射击,他总是镇定的瞄准目标,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开枪,干脆利落不炫技。

    《谍影重重》虽不炫耀特效,却用依旧令人对好莱坞特技叹为观止,正因为动作打斗不加渲染,演员们就必须真实的使出那样招招夺命的格斗术,正因为追车不用CG修饰,就必须在片场再现那种惊险的疯狂驰骋和连环撞车,这种返璞归真的简单化理念,颠覆了以往视效大片花里胡哨的假大空,回归了动作电影的纯正本质,让观众直面最真实的感官冲击。《谍影重重》系列让审美疲劳的影迷看到了动作电影的未来,就连昔日007扮演者皮尔斯·布鲁斯南也不得不承认:“他(格林格拉斯)把动作电影带入了黑色的迷雾中。”

     --谍影·特色--
    3. 影像风格:跟拍摄影+凌厉剪辑

      道格·里曼执导的第一部《谍影重重》为间谍片带来一股粗粝凛冽的新风尚,刷新了观众对于银幕特工的印象,保罗·格林格拉斯将之完美传承,并用拿手好戏带入间谍片的领域。《血腥星期天》中的新闻纪录式摄影,《93号航班》中冷静的旁观视点,都在《谍影重重》后两部中发扬光大。格林格拉斯摈弃了好莱坞大片惯有的浮华绚烂和光影流离,以冷峻的色调、迫人的节奏、摇晃的摄影赋予了动作电影全新的魅力,在银幕上再现了一场场令人难忘的生死对决。


      《谍影重重2》的柏林追逐,手提摄像的晃动画面将观众的心紧紧拴在伯恩身上,镜头如同跟随伯恩出生入死的战友,近距离捕捉到兔起鹘落的矫健身影,体验生死一线的惊险瞬间。《谍影重重3》的滑铁卢车站跟监战,摄影机游刃有余地穿梭其间,给予观众全息的监控感,辅以灵动跳脱的剪辑,从容不迫地交代出各方人马的所有位移,制造出扣人心魄的节奏和压迫感。《谍影重重》系列中的高手交锋总是令人目不暇接,油然心生酣畅淋漓的愉悦。

     
      在众多大片导演用种种新科技提升视觉效果时,格林格拉斯懂得只有精准的节奏、在场感强烈的摄影与凌厉的剪辑才是令观众凝神屏息的法宝,他坚持用新闻纪录式摄影风格对抗毫无节制的夸张视效,一如片中的伯恩依靠真实的技能战胜了高科技武装的强权。银幕上下,小智慧都战胜了大块头。


    原作http://news.mtime.com/2012/10/22/1499793.html






     6 ) 伯恩的身份三部曲影评

      这篇文章我在博客上写了,现在把它挪到这儿来。
     一、剧情简介
     伯恩的身份1

      杰森·伯恩(马特·达蒙饰)在意大利被人从海上救起,他失去了记忆,除了臀部的瑞士银行帐号之外,他完全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身份。
     杰森从瑞士银行找到了大量的现金,六本护照,一把枪,同时他发现自己格斗、枪械、和语言等方面的能力,他开始追查自己的身份,并且把陌生女子玛丽(弗兰卡·泼坦特饰)也卷了进来。两人从瑞士到巴黎,一路上受到神秘杀手组织的追杀,危机重重。

      最后,伯恩击败了追杀他的组织的临时首脑,并警告他们不要再来找麻烦,之后扬长而去。伯恩在欧洲找到了玛丽,带着她一起跑到印度,隐姓埋名的生活。

      伯恩的身份2

      经过上一集的腥风血雨之后,伯恩(马特·达蒙饰)和女朋友玛丽(弗兰卡·泼坦特饰)隐居在印度偏僻的海边小镇,想忘记以前的生活。一天,神秘组织的杀手来到小镇,打破了伯恩二人世界的宁静,女友玛丽在逃亡途中被枪杀。

     为了查出真相,伯恩重新开始战斗,他发现以前工作的中情局开始重新寻找他,自己被卷入了一场刺杀活动中,被人诬陷破坏了中情局的一次情报交易,杀害特工。伯恩别无选择,他只能找到冒充自己的人,才能洗刷清白,为女友报仇。

      最终,伯恩为玛丽报了仇,并揪出了中情局中的内奸。中情局的头目帕姆兰蒂对伯恩表示感谢,并且在电话里对伯恩说了大卫韦伯是他的真实姓名,还有他的出生日期1971年4月15日。

      伯恩的身份3

      伯恩虽然知道了自己的一部分真实身份,但是许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不等他冷静下来好好“寻找回”自己真正的身份,中情局派出的杀手又接踵而至。在接连的几次较量之后,杰森•伯恩终于被彻底激怒,决定反戈一击——他主动追击杀手,到过莫斯科、马德里。巴黎,也在伦敦和丹吉尔做过停留。
     随着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杰森回到了纽约,在那里,他将会找到一切的答案,寻回自己的身份。

      最后,伯恩了解到了自己的过去,幕后元凶阿尔伯特医生和中情局部门长官诺亚被捕。伯恩也并没有死,但最后的行踪不为人知。

      伯恩所遭遇的一切都源于中情局的一个叫做“绊脚石”的项目,还有“绊脚石”的升级版“黑石楠”。这个项目就是中情局训练杀手并对杀手洗脑,让他们去刺杀与美国作对的人,还有一部分美国平民。伯恩也是他们训练的杀手之一,他在一次任务中失手了,才掉入大海,后来意外获救。
      这部电影的剧情设计以小说《伯恩的身份》为模板,但是做过大量的改编,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严谨的,主演马特达蒙自己也参与了剧情的编写。在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剧情,如果写的过于详细就成了小说了...
     
      二、艺术手法
     首先,我不知道今儿我要写的算不算艺术手法的范畴。老陈早就告诉我们写文章不能凭感觉,要按照本身的规律去写,但这个不是考试,所以我就凭感觉写了。废话少说,进入正题。

      音乐

      伯恩的身份三部曲的伴奏和片尾曲是由著名音乐人John.Powell制作的,在这儿我打算介绍其中的3首曲子。第一首是assets and targets(资产和靶子),这段音乐一般是伯恩被追杀或者追踪别人时的配乐,节奏紧张刺激,会把观众带入一种提心吊胆的状态,令我们全神贯注的看影片,同时也为伯恩捏着一把汗。第二首是thinking of Marie(关于玛丽的回忆),这首曲子风格平静而又忧伤,透着一股悲凉,伯恩的女友玛丽在第二部开头就被杀死,伯恩在之后奔波的路上,每当闲下来,总会拿出玛丽的照片,思念女友,这首曲子正好烘托了伯恩内心的伤感,也让观众们看到一个近乎于冷血的杀手也有柔情的一面。第三首是这部影片的片尾曲extreme ways(极限之路)对于这首曲子就要多说说了。

      伯恩的身份三部曲都用了这首曲子作为片尾曲,这首曲子激扬高亢,令人听了精神一振,而三部电影结尾放的虽说都是这首曲子,但风格还略有不同。第一部的结局是伯恩搞定了追杀他的人之后在欧洲的一个海滨小镇找到玛丽开的租摩托车的店,情节是这样的,伯恩:this your store?玛丽:yeah.伯恩:it is nice,but little hard to find.这时玛丽回过头看到居然是伯恩,大吃一惊。伯恩又继续说:think i could rent a scooter?

    玛丽吃惊的捂住嘴,片刻又恢复了平静,说:you have ID?伯恩微笑道:not really.玛丽也笑了,随后两个人拥抱在一起,这时音乐响起,此时此刻,观众们的脸上也应该浮现出会心的微笑。(伯恩你还是挺有幽默感的)

      第二部的结局是伯恩洗清了冤屈,之后伯恩来到了纽约,给中情局的官员兰蒂打了个电话,兰蒂说伯恩应该接受他们的道歉,但只是私人的,并告诉伯恩他的真实姓名叫大卫韦伯,出生于1975.4.15,最后她说叫伯恩来当面谈谈,伯恩迟疑了片刻,向窗外望了一眼对兰蒂说:have some rest,you look tired.兰蒂吃惊的向窗外张望,但她看到的只是那些平凡的窗子。这时音乐响起,镜头又切给了伯恩,伯恩一个人快步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面无表情,很快他消失在了人群之中。看到这儿我还能说些什么,伯恩真是太NB了。

      第三部的结尾没有对白,伯恩最后揭穿了一切的真相,找回了自己的身份,但是反派狗急跳墙,想杀死伯恩,伯恩从纽约的高楼直接跳入东河,反派在伯恩落下的刹那开了一枪,之后镜头切到了水里,伯恩在水中不知生死。这时旁白开始介绍事件的收尾情况,最后提到了证据全部由由一个叫伯恩的人提供,但是伯恩落入河中,尸体没有被打捞到,至今生死不明。这时,水中的伯恩突然动了起来,向岸上游去,随即音乐响起。最后,伯恩究竟去了哪儿,没有人知道,伯恩以后会做什么也没人知道,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不会轻易的死去。

      从结局的内容我们就能看出片尾曲风格的不同之处,虽说都是extreme ways,但是第一部中给人带来温馨的感觉,第二部让人觉得气势磅礴,第三部让人心中一块儿石头落地。

      水的妙用

      这个总结是我在豆瓣上看到的,来转述一下。电影第一部开头,伯恩在水中获救。第二部中,玛丽被枪击中落入水中,伯恩亲眼看着玛丽沉入水底。第三部结尾,伯恩在水中逃脱。可以说水见证了伯恩的重生,失去女友还有最后的找回自我。人类的出生本来就是靠水来孕育的,导演这样的设计这个艺术手法还是很有水平的。

      对白

      对白应该属于语言上的艺术了,但是这个电影系列的对白真的不多,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开头有玛丽的存在,伯恩说的话还多一些,玛丽死后,基本都是伯恩一个人单枪匹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逃亡和追寻线索,所以台词更加少了。也就中情局那帮人没事儿闲的竟瞎叨叨,讨论一些战术方案。伯恩说话的特点就是语言精练,简洁,用最少的话语清楚地表达意思。

      以上就是我想总结的这部电影的一些艺术手法。再次声明,都是凭感觉写的。
     
      三、台前幕后人物
      台前人物

      伯恩的身份中,主人公当然就是伯恩本人了。下面先说说跟伯恩有关系的女人们,女友玛丽是伯恩在瑞士以外遇到的,电影里,伯恩在瑞士有些走投无路,搭了玛丽的车,但是也随即就把玛丽卷了进来,玛丽被迫和伯恩一起逃亡,两人在路上暗生情愫,后来成了男女朋友。兰蒂是中情局的一个官员,在局里她属于正义的一方,第二部里开始伯恩被诬陷,她负责调查这个事件,后来伯恩为自己洗刷了冤屈,兰蒂后来一直在内部帮助伯恩,最后第三部里伯恩找到证据后把文件交给了兰蒂,兰蒂揪出了幕后元凶。Nicky在第二、三部里戏份比较多,她也是绊脚石计划的成员之一,负责在法国的联络工作。伯恩在第二部里挟持了她,并向她索取了许多情报,第三部里nicky又帮了伯恩很大忙,两人也一起逃亡了一阵,但是啥也没发生,后来伯恩离开了Nicky一个人去解决了一切。

      电影里与伯恩有关系的男人们基本都是他的敌人,人物的名字不重要,有的我也记不住了。第一部里伯恩的对头是个中情局的官员,最后被上司杀人灭口。第二部里也是一个中情局官员,还有个俄罗斯的石油大亨。第三部里是中情局的大官儿,还有中情局训练中心的一个博士。当然这些人都少指挥的,每一部里一般还有两个高级杀手去追杀伯恩,后来基本都被伯恩搞定,当然还有一大堆中情局的菜鸟特工和一帮白痴警察供伯恩戏耍。

      幕后人物

      第一部的导演是Doug Liman,后两部都是Paul Greengrass。这俩导演可都因为拍这个赚了大钱了。Tony Gilroy在三部电影里都担任了编剧,而主演马特达蒙本人也参与了编剧,可见马特达蒙还是很有才华的。其他幕后人物我就不多介绍了,因为我也不太了解。

      总之,这些台前幕后的人物齐心协力为观众打造了这个非常不错的电影三部曲,我认为这个系列电影没有续集综合症,绝对是续集电影的正面教科书。如果在拍续集,希望还能延续前三部的风格,相信错不了。

      四、Lance瞎扯淡
      伯恩的身份系列拍的很精髓,是系列电影的教科书,记得某著名报社给过这样一条关于这个电影系列的评论:你可以带上你的家长、女友、历史老师或者你的狗一起去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不仅是男女不限,老少皆宜,连狗都会被吸引了...这个系列电影每一部的风格都比较相近,都是那种快节奏的,从电影一开始伯恩就马不停蹄的逃亡或者追杀别人。看伯恩逃亡真的是一种享受,虽说他本人不享受,但是伯恩牺牲了自己,满足了观众,想伯恩童鞋致敬~

      同时,我还想说说我对于这部电影的一些感悟,这个电影不是什么有特别深奥哲理的电影,也不是那种赚女生眼泪的爱情片,而是讲了一个失忆的男人,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如何找回自己真实身份,击败敌人的电影。但是这个男人的人生还是有杯具的一面,因为一念之差,他的女友丧命了。伯恩解决完一切后也许回一个人孤独的生活。这部电影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能学到什么呢?我觉得伯恩杀人越货,欺诈别人我们还是不要学的好。但是,伯恩的遇事不慌、思维缜密、热爱运动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调虎离山大概谁都明白,但是在危急时刻,在非常临界的情况下恐怕大家就想不到了,伯恩就在一次逃亡中通过拉响防火警报巧妙运用了调虎离山,当他不知道大楼具体布局时,立刻拿下了墙上的安全疏散图,快速扫了几眼就对大楼的布局比较多了解了。想做到这些都需要极好的心里素质,还要经过不少训练。唉,像我这种路痴就差得远了,我觉得解决路痴的最好方法就是别跟着别人走,都自己尝试,没准儿迷上几次路就练出来了......

      反正我是非常佩服伯恩童鞋,但是那种风口浪尖儿上的生活我真的没有任何想法。

      五、电影与小说
      小说和电影还是有许多出入的,小说中的剧情比电影要少,而且不少情节也不一样。比如电影中,伯恩和玛丽认识只是伯恩在瑞士搭了玛丽的车,后来两人路上暗生情愫。而小说里可就复杂了,伯恩一开始陷入困境,被杀手盯上了,在一个讲座上偶遇玛丽,挟持了玛丽作人质来掩护自己。玛丽一开始都恨死伯恩了,后来玛丽犯二,想找警察结果被杀手抓住了,伯恩本来那时候可以自己跑了,但又翻回头救了玛丽,自己却受了重伤。玛丽感激不尽,带着伯恩到了安全的地方,一直照顾他到伤好,这段时间中,两人才培养出了感情。电影里两人算是比较正常的相识,儿小说里两人相爱感觉就像是斯特哥尔摩综合症。

      电影中,玛丽是个比较普通的女的,也算不上什么美女,出身也很平凡。小说中,玛丽可不是平凡的人,她是个经济学博士,而且还精通心理学和统计学。在小说中,玛丽对于伯恩的记忆恢复帮了不少忙。另,小说中最后玛丽也没有死,结局是洗具。而电影里结局就比较杯具了...

      总之,电影都是在原著的基础上改编的,小说和电影都很成功。向小说的作者罗伯特路德轮致敬~

      最后送上一些小说中的经典语句:

      1.每当你面对那种充满压力的处境时,如果时间允许,你必须集中精神,让自己彻底融入到那种情景里,然后放开想像,天马行空的联想,捕捉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任何言语,任何影像。透过那些言语和影像,你也许就能找到线索。

      2.那把手枪仿佛是结婚戒指,象征着两个杀手进行接触的信物。

      3.两个杀手心里都有数,知道对方靠不住,尔虞我诈,各怀鬼胎。只要一个人能抢先半秒,那个人就能占到上风。

      写了这么多,到现在,对于伯恩的身份系列电影我要说的基本都说完了,其中有不少是瞎扯淡的,我就那么一说,您就那么一看就得了。我写这个主要就是表达一下对这个电影的喜爱。

     7 ) 当你失忆后找回记忆的时候,却发现那根本不是你想要的

    詹姆斯邦德和伊森亨特之后谁是下一个抓人眼球的特工,杰森伯恩横空出世了。然后我们发现这位仁兄更简洁但其实却更细腻,更冷静但其实却更感性,更实用但却更孤胆。如果说詹姆斯邦德成就了那一个系列的男主角以及捎带手带着的女主角,汤姆克鲁斯成就了伊森亨特这一永远行走在impossible边缘的男子的话,马特达蒙和杰森伯恩是完全的互相成就,马特达蒙呈现出了一个很完美的伯恩,伯恩的角色又把马特达蒙的演技人气收益以及整个事业发展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和007这样的特工不一样,伯恩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他也不是一个宠儿,他没有高科技武器,他没有可以用手机操纵的车,他的身边没有女人,他甚至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因此,伯恩是对特工形象的一个超越,在伯恩身上我们看不到邦德的光环,伯恩更真实更普通,虽然他一样的身手不凡。
    我们来看看伯恩是怎样的。他在海上被捞起来,记忆全失,但庆幸的是他的绝技没有丢掉。他精通多国语言,他有敏锐的观察力,非凡的身手,精准的枪法,但是他始终是无助的,因为他没法清楚的了解自己。他没有交通工具,三部电影我们看到他周游了几乎整个欧洲,他的交通工具只是火车地铁,他需要用偷钥匙的方法夺得摩洛哥街头的一辆摩托,他不只一次的用电线摩擦开车开摩托。他车技高超,因此每次追车之后倒霉的都是对方。他也会躺下不看前面开车,那是因为他必须躲避子弹。他身上没有武器,每次都是徒手搏斗之后抢下对方的武器。他没有女人,他遇到的第一个女人当时正陷在一堆麻烦当中,他不滥情,那一个女人他曾经希望好好守护,但她却因为他而死。他走路很快,走路的时候永远不回头。他的脸上永远没有表情,他的感情全部隐藏在心里。他的技巧很实用不花哨,他会用酒镇痛,会把杂志放在面包机里再拉开煤气制造爆炸,这些都显得他很真实。他会溜门撬锁,他总是偷偷潜入别人的家在别人打开门的时候轻轻的说,别怕,我不会伤害你。他懂得因特网的作用,他会在网上查到一个地址然后迅速动身决不犹豫不决。
    好的,这些已经足够了,他很简洁,无论是他的动作还是动机;他很冷静,因为他总是能最快速度的预知危险并且想办法躲过去;他很细腻也很感性,他为他的女人悲伤虽然他没有表现在脸上。他很孤胆,他一次次的让他身边的人离开,无论是玛丽还是尼基。
    如果詹姆斯邦德是完美主义,伊森亨特是偶像主义,那么杰森伯恩就是现实主义了。

    来看电影。
    作为一个好莱坞商业片,一个特工动作片来说,故事本身并不是卖点,但是故事的架构还是不错的,完整的看完三部之后会发现三部完整的形成了一个故事,失忆的特工找回了记忆,找回了自己,该抓起来的人也罪有应得了,很完满。事实上,个人觉得第一部的故事本身已经比较完整了,假设当时就收尾也可以接受,第二部第三部的联系更紧密一些,两部片子甚至开头结尾都连在了一起。影片故事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抓住了一个很好的线索,那就是伯恩的失忆和他不断的要找回记忆的尝试,失忆不是个新鲜的噱头了,但导演还是用了三部电影的篇幅来讲这个故事,而且无论是哪一部都没有偏离这一主线,所以故事自然就很紧凑,伯恩每一次旅行每一次出击的目的都很简单,一次次的到自己曾经到的地方(第二部内斯基的宾馆,第三部接受使命的建筑),一次次的头疼蹲坐在地,都是为了找到自己。
    叙事的节奏很快,很符合影片本身的节奏,这也是导演希望达到的一个节奏。故事的发展不拖沓没有废话,上来就是追捕和逃亡,寻找和自己过去有关的线索,找到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去,去了就开打,打完就跑,接着再追。很连贯,所以让人觉得很过瘾,很爽。

    作为动作片,看点当然是动作。好莱坞的动作世界早已经有许多流派,比如成龙那样的搞笑打斗,发哥卧虎藏龙的飘逸打法,杀死比尔的华丽打法,伯恩的打法有点接近李连杰甚至超过李连杰,这种打法很实用,很简单的搏击,他不需要武术啊泰拳啊之类的渲染,直接生干。而且动作基本上都是近身的肉搏,出拳快速干练,没有多余动作,不玩好看的,只玩实用的。实用到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当武器,钢笔,卷起来的书,毛巾,身边的东西都可以利用起来。
    第三部里在摩洛哥的那场房顶大追逐加室内打斗是三部电影里打斗戏的最高点,甚至被誉为近年来少有的经典打戏。之前的追逐本以十分精彩,伯恩在房顶上飞来跳去的,一会冲进你家客厅一会掉入他家卧室的。另一边,尼基正拼命躲避德什的追击。高潮来临前,还有小段偃旗息鼓,在昏暗的屋内,之前紧凑的音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尼基恐惧的喘息声,然后镜头回到伯恩音乐再起,接着音乐再停止,生生增加了紧张感。这场打戏动作快的看不清楚,当德什操起剃刀的时候,伯恩应战的武器是毛巾,镜头的强烈晃动会让你在动作中迷失,但是剃刀的声音却多少被放大,于是在看不大清楚的时候却听的很清楚,紧张感大增,最后德什是生生被伯恩掐死在浴室里的,比起浪漫的远远中弹要残忍的多真实的多。
    在看这一段长长的追逐和打斗的时候,我的手心出汗了,要知道这在一个没有暖气外面大雪纷飞的屋子里基本很难出现。

    说到打戏有两点不能不提到。一是镜头剪辑,二是音乐。
    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说镜头剪辑,我想到的是凌厉。第一部谍影之后换了导演,从道格利曼换成了写实著称的格林格拉斯(93航班就是出自他手,足够写实了)。第一部导演曾试图营造出一点浪漫气息,有吻戏有爱情,有马特达蒙在温存后起床时那绝对温馨的莞尔一笑,到了第二部写实成为主旋律,浪漫基本不见了。而事实上,镜头剪辑的手法是影片动作戏得以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打斗时,镜头的超强烈晃动,似乎所有的镜头都是摄影师用肩扛摄像机拍下的,晃动严重的让人快看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并且剪辑上也采用了快速的手法,多个角度的镜头不断来回切换,比如多个人很多的场景的处理,各个角度很好的展示了当时的形势。于是快速的切换剪切和急剧晃动的镜头感,配合上简洁干净的动作,让打戏的速度感爆发力很强,所以很快很过瘾。

    而音乐的渲染很合适,音乐不复杂,就是强烈的节奏加鼓点,音乐的速度和镜头切换的速度和镜头的晃动很搭调,所以影片显得很活跃不沉闷,这种感觉很难描述,需要亲身体会其中,如果你像我一样胆儿不太大,那肯定会因为那个气氛而紧张的。我相信。

    当然,影片的亮点还有追车戏。我想到了好莱坞的追车大王迈克尔贝,那是一个你不给他钱他不知道怎么弄电影的主儿,所以他的片子里充斥的是爆炸和大场面。谍影的追车场面也不能说小,但是和那个的感觉就很不一样。首先他没有太多的爆炸镜头,倒是不停的撞车但都没爆炸,不光没爆炸那车无论怎么装怎么散架的不行了最后还是一样能开下去。另外镜头的重点主要是开车的人,也就是伯恩,即便危急到生死,他还是很冷静很沉着。还有就是追车的场景很多变,不只是公路那么简单,从印度的田野到纽约的大街上,不管场景换不换,追车的刺激感都没变。我还是觉得,第三部的追车是最高点,这部里面有翻车了,追车结束的时候,伯恩自己的车也翻了,而且还有一个汽车从楼上摔下来的桥段。另外,这次还有倒车了,当时我突然想到了变形金刚那姐姐的倒车技术了。当然,追车场景里依然离不开镜头的强烈晃动和剪切,配合音乐的渲染确实很动作很过瘾。

    伯恩的脸上很少有表情,但其实却不难看出他的内心活动。比如在第三部开始他坐在火车上看着报纸回忆的时候,他在内斯基女儿家的时候,他在对尼基上车前的温存,他在水里望着玛丽下沉的尸体的时候,虽然他的表情并不明显甚至从头到尾都不笑,但是却不难看出他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他一次次的把枪口对准别人但都放弃了,那个时候的他依然脸上没有特别的表情,他只是喘气而已,但还是很容易看到他内心的挣扎。
    影片改变了原著美苏对峙的背景,把伯恩放在了国家机器的框架下,他失忆了,他不光是在找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触碰到了国家机器的某些幕后的东西。他很孤独,但这样更能把他塑造成一个英雄。他交给潘的东西定了高官的罪,他也找回了自己。浅显的说,他在和国家机器的对峙中取得了一次胜利,但实际上,最后他才意识到,他是国家机器的一个棋子,他是政府资产,他是志愿者,他为政府杀人却傻乎乎的以为是在拯救美国人的生命。
    当他对自己的来历一知半解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脱离自己的这个身份,但却始终摆脱不了,是他塑造了他自己,在那个时候他开枪杀人之后他就再也不是原来的自己了,也再也回不去了,因为做过的终究不能抹杀。
    于是,当你失忆后找回记忆的时候,却发现那根本不是你想要的。这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是伯恩的力量,多少有点震撼人心的力量。

    伯恩系列结束了,马特达蒙曾经声称伯恩系列已经完结,但之后他的反悔表态加上诸如尼基和伯恩的过去之类的疑似伏笔,让人依稀看到谍影4的影子,但我不希望再有谍影4,甚至谍影5谍影6。谍影123是一个经典,而且相当完整,足够完整,不需要让伯恩变成下一个没完没了的詹姆斯邦德,不是吗?
    说起来,尼基最后那微微上扬的微笑不是很美丽吗?

     短评

    Matt各种有型

    6分钟前
    • roxanneX
    • 力荐

    难怪马特达蒙那几年间当选最性感男星,伯恩系列的特点是主角冷静理智不耍帅,靠智商和观察力取胜,这才像个特工吧,和伯恩相比,邦德和汤帅哥都不够聪明的感觉,编剧让人想鼓掌,低调又紧凑。诚恳的五星好片。

    9分钟前
    • 🐷🐷
    • 力荐

    没啥感觉的公认好片

    1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这个系列是所有同题材里最好看的

    1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紧凑、凌厉,史上最佳间谍动作片。

    17分钟前
    • 苇间疯
    • 力荐

    作为经典系列的完结篇,依旧成功延续着这系列出色的风格。精练的对白、扎实可靠的表演、华丽的剪辑和原声。无论是过程还是结尾,始终扣人心弦★★★★☆

    19分钟前
    • Q。
    • 推荐

    COOL到一塌糊涂!

    2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这部真是精彩了~~!瞧瞧人家这讲故事的效率!

    2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谍影重重》1~3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动作惊悚片了!这三部比碟中谍、007什么的更刺激、更真实。没有美女帮忙和高科技道具,全靠观察力、DIY和身手~ 导演和编剧功力不浅,马特·达蒙把动作戏和感情戏都演得宁静自然。毫无多余的煽情或莫名其妙的拖延,代入感极佳。(9.5/10)

    2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美国特工已经成仙鸟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第三部,男主角终于不再杀人,因为他成佛了。自从他遇见了CIA的女观音菩萨后,就走上了成为斗战胜佛的道路。

    32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虽然有点神化,但伯恩真是这一行的大师啊~

    35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最好的谍战三部曲

    3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第3部还那么NB

    40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推荐

    “如果你在办公室,那我们现在就是面对面谈话了。”这句对白太拽了。

    43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Bourne去救Nicky这段最抓人。

    47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车站和小镇两段,绝对的经典。

    48分钟前
    • viennavirus
    • 力荐

    格林格拉斯彻底革新了动作场面,干净利落紧张刺激,这也是谍影重重系列最好的一部。

    51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作为Bourne系列,这部真是豹尾,节奏与情节安排都极为令人称道。

    5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三集里最好的一部

    56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