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美国2017

    主演:马克·哈米尔,凯丽·费雪,黛西·雷德利,亚当·德赖弗,约翰·博耶加,奥斯卡·伊萨克,安迪·瑟金斯,露皮塔·尼永奥,多姆纳尔·格里森,安东尼·丹尼尔斯,格温多兰·克里斯蒂,凯莉·玛丽·陈,劳拉·邓恩,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弗兰克·奥兹,比莉·洛德,阿曼达·劳伦斯,吉米·维,贾斯汀·塞洛克斯,蒂姆·罗斯,汤姆·凯恩,亚德里安·埃德蒙松,马克·路易斯·琼斯,赫敏·科菲尔德,吴青芸,诺阿·西甘,保罗·卡塞,米凯拉·科尔,普莉安卡·伯福德,纳温·乔杜里,安德鲁·杰克,克里斯塔·克拉克,伊川东吾 

    导演:莱恩·约翰逊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异形寄生:起源

    • 更新HD

      原始的愤怒

    • HD

      太阳浩劫

    • HD

      本杰明·巴顿奇事

    • HD

      地狱男爵:血皇后崛起

    • 杀戮命令

    • HD

      雉岳山

    • HD

      重启地球

     剧照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剧照 NO.1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剧照 NO.2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剧照 NO.3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剧照 NO.4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剧照 NO.5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剧照 NO.6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剧照 NO.16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剧照 NO.17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剧照 NO.18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剧照 NO.19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邪恶的斯努克所率领的第一秩序正以前所未有的破坏力扫荡抵抗者组织最后的力量。几经辗转,蕾伊(黛西·雷德利 Daisy Ridley 饰)终于在银河一隅找到隐居的卢克·天行者(马克·哈米尔 Mark Hamill 饰),与此同时她自身的力量也正慢慢苏醒。遭到重创的抵抗者命悬一线,为了摆脱第一秩序的追杀,芬恩(约翰·博耶加 John Boyega 饰)和萝丝(凯莉·玛丽·陈 Kelly Marie Tran 饰)逃出主舰,试图找到能令他们起死回生的人物,而好逞英雄的波(奥斯卡·伊萨克 Oscar Isaac 饰)则留下来见证着抵抗者最为危机和绝望的时刻。  另一方面,凯洛·伦(亚当·德赖弗 Adam Driver 饰)和蕾伊的精神世界意外连通,他终将和自己的恩师卢克迎来决算的时刻……

     长篇影评

     1 ) 镇圈同人的诞生

    【剧透注意,没看的不要点进来。本文没想说服任何人】【剧透注意,没看的不要点进来。本文没想说服任何人】【剧透注意,没看的不要点进来。本文没想说服任何人】【剧透注意,没看的不要点进来。本文没想说服任何人】【剧透注意,没看的不要点进来。本文没想说服任何人】【剧透注意,没看的不要点进来。本文没想说服任何人】【剧透注意,没看的不要点进来。本文没想说服任何人】【剧透注意,没看的不要点进来。本文没想说服任何人】

    Opening Crawl

    本片是一颗包装精美的巧克力,舔一舔是甜的,咬下去发现是屎。

    和JJ在原力觉醒里采取的抄袭ep4大法不同,ep8另辟蹊径,运用了无视前作、强加设定、强行反转、硬塞卖萌、尬笑集合、有毒鸡汤、种族平衡、无意义支线、老角色去死等方式避重就轻,干脆利落地砍去了前作的铺垫和悬念,拒绝解释 30 年来、78之间的一切疑团,成功让自己从关键问题里解脱,结束了名为星战的系列,为乐呵呵的新观众们打开了以原力直播CP为中心的新宇宙大门,并让它加入了MCU一分钟一小笑、三分钟一大笑的相声体系。

    在名为迪士尼的帝国淫威下,创作者权益、核心粉丝的心声被迫躲进了宇宙的黑暗角落,等待被解放。

    Plot What Plot?

    在成为好的星战电影之前,它本应该立志成为一部好电影。然而纵使拥有代表了好莱坞最尖端技术的特效,它也缺少好电影最重要的东西——好故事、在理的角色发展和符合逻辑的剧情,它的每一处都应该为故事服务,有它存在的意义。然而ep8在这点上做得十分差劲。

    先来看反抗军V第一秩序的主线。

    Finn和Rose线占了全片约四分之一的篇幅,完全无意义可以全删。主舰被追踪,他俩打算潜入敌舰破坏追踪装置,因此需要去某星球找一个密码破译员,这才有了这条赌场星球支线。但是这支线问题多多:Rose对赌场消费者的解读片面而单一,有钱人都是坏人,她和Finn高高兴兴地越狱放走了驼,贡献了一场无趣至极的街道追逐战,觉得来这趟搞了一次破坏撞碎好多东西碾压好多有钱人好值得哦,我们反抗军就是除暴安良厉害极了,那么为你鼓掌哦;破译员这个角色恰好是两人的狱友,会开锁会偷船会潜入,世界上不存在比这更ex machina的玩意儿了,如果用在其他电影里会被diss上天,但它是星战所以我们暂时原谅;破译员归还了护身符显得超有义气的样子最后仍然把两人卖了,进行了一番“战争是一场交易”的说教,自己拍拍屁股全身而退,同时宣告了破坏任务的失败,也宣告了这条线的毫无意义。

    因为你看,F&R的行为没有对结果造成一点点影响。他俩在主线之外一颗完全无关的星球上耗了大半部电影,认识了一个看似重要的角色,然而最后被证实是无用功,而那个角色一点都不重要。这情节最好做成一集rebels,而不是放在剧情满满的ep8里磨时间。我不知道编剧在写这段剧情时是怎么想的,大概是——“嗨,你看,我们有了白女、拉丁男、黑男,现在我们必须加入一个亚裔女角色让全世界赞赏我们星战的种族多样性!”、“让她和Finn好好发展吧这样还可以和Rey扯出大三角”、“多一颗赌场星球吧这样可以加好多笑话还能体现星系风土人情呢”、“更别提还能趁机增加电影深度了,解放当地人民(aka. 放一群驼)、给小朋友们带来希望什么的!”

    哎呀简直太有用了。

    Kill me now

    回到主舰,第一秩序和反抗军开始了争分夺秒的比蠢

    前者有Snoke、Kylo、Hux坐镇,偏偏优哉游哉不主动进攻,就静静看着反抗军三艘船慢慢开。这么近的距离了,死活不再派TIE Fighter因为担心支援跟不上。惹,你多少架机?反抗军多少架机?Kylo是不是一开始就把反抗军机库炸了?是不是舰桥连着指挥官们都被炸了?这你们知道的吧?数数会不?用脚趾算算主动进攻的胜率啊,跃迁拦截义军很难吗?ep7里二话不说一炮轰了新共和国的第一秩序究竟在哪里,什么鬼战术设定?你们都全员蓝奶中毒了吗?

    反抗军被剧本硬生生制造出一个内讧、一起叛乱,而这完全可以避免。紫发阿姨,你告诉波波运输船的真实目的有多难?你让他知道你的计划又怎么样了?非要表现出一副无能又固执的样子就是为了最后一个大反转让观众大吃一斤——哇原来是这样哦,剧本好不按常理出牌、好有想法哦!

    我知道这条线服务于两个目的,一是波波的角色发展,他们想让波波从冲动勇猛的愣头青变得更理智成熟负责任;二是带出Leia的说教,即年轻人啊不要光想着逞英雄要学会做领袖。

    这个结论肯定是站不住脚的。没有先驱们不惜牺牲性命的孤注一掷,你特么哪来的死星计划?侠盗一号整个不存在的。而波波又做错了什么?不是他下令炸了Dreadnaught,特么之后一被追上就要全灭了。他之所以捉急要“叛变”,还不是你们非要演戏,让他蒙在鼓里、给他营造一种“反抗军被傻子接管”的假象?这哪是角色发展,这叫视剧情而捧踩。而且电影口口声声要压制的个人英雄主义,最后自己还把它推翻了——拯救义军全员的是谁?Rey。

    电影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塑造作战双方,让我失去了对他们的尊重以及对战场的严肃态度,产生不了任何绑定的情感。即便开场就爆炸、运输船一艘艘炸毁、紫发阿姨牺牲,场面很漂亮,但是Rogue One里那种水到渠成的感动这里是不存在的,因为不走心的情节、各个支线里强行的反转已经耗空了你的感情。在我看到美轮美奂的跃迁撕裂时,我只能想到“哦,他们希望我在这里痛哭流涕,编剧一定为此感到超级自豪”——算了吧,在我想到那条线的死蠢和强行时我根本不感动(而且Rian Johnson啊特么谁告诉你hyperdrive可以这样用,这种重大改动会对星战宇宙产生多大影响你想过没啊?)。况且这场战事与整个宇宙的命运是割裂开的,他们没有与外界产生联系,你不知道谁赢谁输对宇宙会产生什么作用,以及人们为什么要care?或者为什么不care?明明是星系的格局,却被缩得如此之小。

    有很多的电影元素可以被打破,但是其中的一些,没有金刚钻就不要去碰,比如一条很基本的准则——一个情节、一个设定,都要有它专属的目的,它必须要在之后的故事里派上用场,否则就毫无意义。

    在ep8里,原力线总是伴随着这样的错误。因而大家格外期待的原力er在这部中的表现可谓……百花齐放。

    Kylo开场感受到了妈妈的存在,这是预告里的画面,非常妙,可惜转瞬即逝。Kylo没有开火,证明其内心仍存光明,那么这时应该对这种光明有一种嘉奖,他要么会因为动作犹豫而受到Snoke的惩罚,要么会在回去后陷入人生思考。但是影片让他的wingman开火了。这也可以。Kylo目击妈妈死于同伴的火力,且不提他脸上的表情还不如我在地铁被人踩一脚那么痛,就说他身为目击者这点……这种创伤应该体现在他的相关剧情里。考虑到父亲死亡对他的影响,亲眼见证另一个亲人的死,也应该激起一些反应,并且让“Leia之死”的影响扩散到敌方、扩散到反派角色发展的层面。

    但是没有。Kylo把他妈死了的事情抛在了脑后,很快沉迷于视频聊天。

    伟大的最高领袖斯诺克,在首部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也是个隔hologram就能锁喉杀人的主儿。这个厉害角色的来历、上位过程引起了诸多猜测,但是剧本决定不写。气死你们。这位原力大师死得跟只蟑螂一样,也只履行了原力一线牵的红娘任务,what a tool.

    本片中的类似情节不叫反转。反转是在营造一种假象的同时小心地铺陈着,直到某个时刻揭露出一个意外的答案,但是你仔细一想也在意料之中。它的效果不是让你的“WTF”脱口而出,而是惊叹,“哦好神奇啊原来是这样”。本片中的“反转”只能让你“呃”。

    另外一些碎碎的细节也一直让我烦恼。比如,任何人为了剧情需要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Fucking exposition everywhere,就为什么Luke应该回来这件事,Rey跟他重复了两遍生怕观众看不懂;ep7里尊重Rey选择的Finn,竟然想带着信标逃走以让Rey避开危险,而他明知道Rey肯定会要求留下战斗;Rey和Kylo对战Royal Guard为啥不用原力啊,你们忘了自己有原力吗?前一部里酷炫的中二金属乐队Knights of Ren哪里去了?别告诉我他们就是Royal Guard啊,还是剧本失忆了?斯诺克的背景和他如何腐化Ben就不打算说了是吗?Hux降格成了喜剧角色你们觉得很骄傲哦?法斯玛干不过Finn绝对正常哦我们义军力量大。

    以及别瞎扯什么任何人的原力都可以很强大了,你给我解释解释,Anakin生于原力,他儿女和孙子的力量还不如一个出身普通、未经训练的Rey?这是为什么?你这鸡汤细想起来有毒啊。最起码前传老老实实告诉我们这要看血液中的midichlorian含量,ep8则遮遮掩掩,让一个扫地小孩表现出原力,好像人人均可以成为force user,而这实际上还是看天赋。

    至于为什么反抗军如同在抗X神剧里一样……就说嘛,这种剧情发生在动画片rebels里就适配很多了,放在真人电影里,就如同权游第七季抓异鬼一样扯。

    一篇Reylo镇圈文

    如何写出一部在AO3获得几万kudos的文?你不需要好文笔,不需要好故事,只要故事里和CP相关的那部分狗血酸爽肝肠寸断相爱相杀就好了。踩其他角色?不要紧的,shippers don't give a shit about other characters。他们会是Luke粉吗?那样写Luke会冒犯他们吗?哦,我想他们不会在意的。

    当你的读者看到他们的暗黑王子终于和现代独立女性Rey心灵相通、手指相触、并肩作战时,他们狂喜的情绪足以掩盖一小部分观众的抓狂(这另一些人看到了tag中那些不可原谅的部分被具象化了,唯独少了“Alternative Universe”的标签,更是生气到冒烟。是谁的星战?不是你的星战!是shippers的星战!是大众的星战!)

    Rian Johnson,镇圈大手,先抛出一个类似Soulmate的设定让他们视频聊天,为同人圈中的污梗埋下伏笔。然后立刻让Rey忘了自己先前的质问“你为何杀你爹”,在知道Kylo的起源后立刻和Luke交恶跑去找Kylo宣称他是新希望。接着一段傲慢与偏见paro让shippers内心尖叫,“哇,这就是我们喜欢的角色发展!” 但是好事多磨,他们必定又要经历一场相爱相杀,让群众感慨好虐心并写万字小论文支持。

    太讨喜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可以无视了。你瞧,从同人文的思路去看,这部电影变得很有道理——它的所有卖点都在“ship”上。想想,你是不是在他俩分道扬镳之后就以为电影要结束了?是不是潜意识里把他们的线当成了唯一主线?对反抗军和赌场线的着墨,有这一半吸引人吗?没有。它们是在凑时间吗?是。第一秩序按兵不动、反抗军内讧磨蹭是为了什么?当然就是为了给Reylo争取时间好好交心啊。

    你以为Kylo戏份多了角色就更丰满?你错了。Kylo最有力的两个镜头,一个是意识到妈妈的存在,一个是对战Luke时愤怒地转动光剑特写,其余时刻的情绪表达加起来都不如TFA里的一个镜头。

    在TFA里,我为他的矛盾和挣扎所吸引,他那张脸就是一张饱受折磨的脸,他对自我内心的审视更是让人感慨,哪怕是站在舰桥前目睹新共和国毁灭的背影,也是能让人看出五味杂陈,这是演员表演的功劳,也是JJ镜头的功劳。

    这部里的Kylo没有了自我审视,观众通过Rey的角度去看他,之后又通过第三方视角看他发疯。他在弑父之后的情绪被描写得太少,仅通过斯诺克的台词来传达(fucking exposition);在碰到打败他的Rey之后不要太冷静,立刻化身校园王子;明明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最后却又变成了一个乱发脾气的小破孩儿。他和他师父再次相见了,他们之间的问题解决了吗?有机会说清吗?

    剧本才懒得写这个呢。毕竟这在Reylo面前不值一提。

    Luke

    Luke,从把完全黑化的父亲从黑暗面中拉出来的英雄,变成了仅仅因为怀疑侄子被黑暗面吸引就深夜潜入其房间试图将之谋杀、被发现之后又逃离一切自我放逐不收拾烂摊子的毫无责任心之凡人。

    我不知道他们在写出这种剧本时是什么心态。有谁知道Luke为什么不想被找到却还要留下地图?他为什么要无礼地拒绝Rey不想听他说话?是谁允许他把别人递过来的光剑随后一抛?那一刻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心被践踏了几万次?

    Luke,曾经的新希望,无数人的inspiration。有个entity用这种恶意的方式宣告了自己对角色的所有权。

    请不要跟我说,“人都会犯错,Luke也不例外”。你标准可真低。他想杀Ben Solo,他问过他姐吗?问过孩子他爹吗?你犯错你偷偷摸摸对亲侄子下手啊?

    Rian Johnson才不敢这样写Luke,外传都不敢这么写,同人也不敢这么写。这还不是迪士尼的授意?

    老粉算什么?我们要新观众。过去的都死了吧,来给你个犯错再得到救赎最后光荣牺牲的arc,你就知足了吧。继往开来新篇章要开始了。

    我一直不愿意提到新加的设定,因为它们太可笑了,无论是Leia被冲进真空原地复活敦煌飞仙状自动导航回舰,还是Luke远程精神决斗幻影战Kylo……这些设定其实都是工具,它们要表达的,是迪士尼在说——这是我的星战,我可以对它为所欲为。为了开启新剧情,我想怎么来怎么来,你只有接受一个法子。

    建立在新设定之上的ep8,没有新设定就不存在了。这并非是他们没能力沿用过去的设定和TFA的记忆拍续集,而就是故意不那么干。

    这部电影里的新东西甚至不能称为“创意”,因为它们太糟了,恰恰是好创意的反面。另一方面却没有好故事、好逻辑,情节还冗余。然而经过流水线一整顿,它还是轻松拥有了让部分观众忽视剧情的超能力,被目不暇接的美景、特效和反转吸引了注意力。

    这部电影不为星战粉而服务。它为那些看到porgs就忍不住吃吃发笑、对着每一个流水线添加的蹩脚笑点爆笑出声的观众服务。这同一批观众只看特效和动作场面,他们不在乎剧情也不关心角色,他们对Luke没什么感情,他们对新设定毫不介意因为本身可能就不知道老设定。他们还相信烂番茄评分(当然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那就是有部分人是非常死忠的星战粉,他们为星战的一切鼓掌)。

    遗憾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的院线片都为他们而拍。但我们比他们幸运。我们曾经拥有Luke Skywalker。而就当今这个情况看来,这些人是无福见证另一个Luke的诞生了。

    当然,迪士尼也可以派出他们的指定作家,为扫帚小孩和Rose写特么十本三部曲。


    ps.

    1. 也不是一无是处。Rey的身世我比较满意,Rey的试炼也和5对应起来了;

    2. 都这个年代了还有守着船一起死这种设定,你们义军droid不是很牛逼吗?让droid留守说不定还能一举全歼第一秩序。以及如果hyperjump attack这招杀伤性这么大,之前也没人研制出这种武器哦?想出这种设定的时候也不动脑子?

    3. 和朋友讨论,我们都觉得TFA尽管也不要脸地抄袭,但是JJ的电影比较流畅,有一种麻痹的作用,最起码让你看的时候比较过瘾;ep8连麻痹神经都做不到,所以大家才会不自觉地挑错。要说逻辑问题,Rogue One也一大把,但人家就拍得一!气!呵!成!情感到位到让你无暇顾及bug。这就是水平问题。

    4.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尤达大师出现、绝地典籍焚烧成灰的时候我特么当场爆哭(后来看到好像出现在了千年隼上)。那一刻我想到了Clone Wars。在当时看来,Clone Wars是好艰苦又绝望的时刻,但是我看到了义军的火苗、Rogue One的奠基,我知道那些集数最终将导向新希望。新希望就是Luke。我想到了那些曾经活跃在各个星系的绝地,在几千年来光明和黑暗面的交锋中保护着弱者,而电影告诉我们,新希望Luke一度把他们全否了。

    So sad.

    5. 刚看到,Mark看完剧本告诉RJ,你对Luke一角做出的所有决定我都不同意,但是事已至此,我只有好好演了。

    FUCK YOU RIAN JOHNSON. FUCK YOU DARTH MICKEY.

     2 ) 谈《最后的绝地》里对卢克实力的定位

    (此文首发百度星战贴吧)本文涉及具体剧情,属于超级无敌大型剧透,前方无关战斗人员请立即撤离。或者在1.5之后再参与讨论。这部电影更适合在没有剧透的情况下观影,也更适合对故事情节了解透彻的星战粉丝参与讨论。

    当然,电影本身,我是会打五分的,作为从录像带时代看正传过来的老星战迷,星战情节无与伦比。提前打上五分,也是为后来可能出现的大批“看不懂什么jb玩意儿”的观影人群的提前矫枉过正。请谅解。这部电影,从来就是粉丝向电影,同行的人每次都会问我讲的什么,a与b是什么关系,可见后星战时代的电影,对普通观音群众真的不是很友好。

    --------------我是可爱的剧透分界线-------------

    首先说说 其实这个电影的剧情走向很完整很切题的诠释了ep5里尤达说过的 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也是星战系列描述绝地精神最精髓的一句话之一)凯洛堕入黑暗原力面的整个过程,并不是因为Snoke的出现, 而是因为最开始对卢克的畏惧,以至于到仇恨,伴随着每一个原力使用者与生俱来的不可抗拒的黑暗面。这一点的刻画上,比前传三里安纳金的黑化,不仅是逻辑关系上,还是饱满度上,都优出了不少。古老的绝地教条教育决地"adventure, excitement, a Jedi craves not these things" 然而卢克在反复后来训练中,发现克制或许并不是解决黑暗面原力的方法。卢克之所以当初想手刃凯洛,也正是从“畏惧”开始,因为畏惧他预知到的,从而害怕,最后跌入了原力的黑暗面。记得吗“FEAR leads to anger" 卢克越是惧怕凯洛的黑暗面,他自己也会越快堕入进去。下决心烧毁绝地古籍和古树,对雷伊说“it's time for the Jedi to end"不破不立,从新审视自己,乃至整个绝地系统的失败。从这点看,卢克或许是看清楚原力本质的第一个“后绝地武士”。比起Snoke这种非黑即白的低级玩家,应该是高明了不少。(电影中那一幕最后卢克不忍心下手,yoda出现帮他下手,就是从大师的角度认可卢克的看法:“你是对的。”

    第二个就是对卢克实力的定位,我觉得很多人大大低估了卢克在剧里的实力,主要来自两个原因:卢克被开罗压制毁了他的所有心血;卢克在岛上被Rey击倒。

    从第二个说起,其实我个人倾向于卢克从第一次凯洛事件后,是拒绝使用原力的。注意一个细节,Rey在被反复拒绝后,第一次被卢克接受,在岛上展开原力感应,卢克问她看到了什么,蕾说了很多,但最后说“i didn't see you in the force, you shut yourself out?"事实上点的很清楚卢克是把自己阻隔在原力之外的。和蕾那次战斗,实际上卢克除了第一下用原力拿起棍子,全程基本都是见招拆招,也根本没想拿光剑对抗蕾,相反是蕾最后愤怒上身,用原力拿起光剑,将卢克击倒。在整个过程里,一个学徒,一个师傅,一个被愤怒冲击,一个一直后退,其实卢克保持了很清醒的头脑,没有因为在凯洛之后又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形而暴走,很难得。想一下蕾在至高无上号上和斯诺克的战斗场面和最后卢克原力的展现,蕾其实想击倒卢克,基本是痴人说梦

    还有就是和凯洛那次事件了,片中一共闪回了三次这个画面,前两次都是铺垫,第三次才是真实的场景:卢克在一瞬间战胜了自己原力中的黑暗面,然而无比惧怕和疑惑的本,被黑暗面彻底吞噬,暴走,用原力拉下整个屋子掩埋卢克,杀死学徒变成凯洛。实际在这个过程里,在掩埋之前,卢克和本索罗对峙很像和蕾的第二次对峙,其实卢克在清醒过来之后,并没有杀掉本的意愿和动机。然后就是注意卢克和蕾的对话:卢克说自己配不上凯洛身体里的力量,说的是“黑暗面”。卢克知道这股“raw untamed power"超出了自己能控制的范围,然而并不是说凯洛的力量大大超过了自己。记得卢克说他为什么失败吗,他说"I failed, because I am Luke Skywalker, a Jedi master, a legend"自己错在自己太自信,太以为了解了黑暗原力的本质,自以为作为天选之子的后代,能够掌握黑暗原理于股掌,任其心意的培养下一代决地。其实并没有。至于凯洛能击败卢克,凯洛也击败了斯诺克,然而能证明凯洛的原力造诣比斯诺克强吗?不能,事实上就是卢克对本根本没有杀意,不管是暴走当晚,还是成为凯洛之后,我认为这点恰恰是最难得的。这部电影里五个原力使用者,除开蕾娅,其他四个频繁使用到原力的,不管是斯诺克,凯洛,或者是蕾,都是频繁的处于一种愤怒,怀疑,畏惧的状态,这些都是黑暗原力的特质;而只有卢克,自始自终虽然频繁怀疑自己,但在绝地学徒被杀害之后,一直保持了虽然颓废但是清醒和镇定的态度,能拒绝被原力所影响,也是比较难得的。

    最后就是犹达的出现实体化的触碰到卢克,和犹达与卢克两次开大,简直都是巨大无比的伏笔。在片中原力展示最强的两个人,应该还是犹达和卢克,这两次展示,是电影宇宙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而对原力使用最流畅,最手到擒来的,就是斯诺克了(卢克是一度拒绝使用原力的),斯诺克的原力到底强到何种地步,其实片子里并没提,但看好斯诺克和卢克在ep9里以某种方式回归。(卢克自然是死透了,但犹达的现身,注定以后卢克还会以很强大的原力面现身,英灵抑或实体化,都有可能。而斯诺克惨一点要不就压根没死,要不就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整部电影营造了一种错觉,就是新生代接班上位,强出星战宇宙天际,其实我觉得仔细看,还是能看出差别的,天行者家族的bloodline,还没崩。另外Kylo rey都说Rey 父母是nobody,Rey怎么看到的我不清楚,kylo恐怕也是从Rey的内心看到的,以这部不停反转强烈的特性,我觉得这个父母梗,也没说死。

    最后就是顺口一说,马克哈米尔在结束采访时说过“I fundamentally disagree with every choice you've made about Luke Skywalker."而这句话现在也反复被一些星战迷拿来攻击莱恩约翰逊。其实可以理解,从新希望到西斯的复仇,绝地大师们无一例外地被塑造成“冷静,睿智,通晓宇宙与未来”的智者的形象,然而这一部里的卢克,作为天选之子的子嗣,星战EU里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绝地大师,却无时无刻的不处在自我怀疑和审视里,甚至拒绝融入原力,这个刻画无疑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和对旧正史的否定。这毫无疑问的会引来死忠粉丝的一些反感甚至愤怒。然而电影总要继续,卢克天行者的原力再强,故事总有落幕的一天,我没有权利站在星战粉丝的角度来讲卢克在这一部里落幕是过早还是适当,但至少我认为,这一部里卢克落幕的方式,还是让我一时感动,落泪,痛哭流涕。以至于过后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正如卢克自己所说,“ i failed , because I am a legend." 我认为没有比这句话更能击中我内心的台词了,世界上没有无所不能的人,那是上帝,而我们的天行者,也是人,也曾经是翩翩少年,现在的迟暮老者,他之所以有魅力,也正因为他和我们一样,有悲欢离合,有所期待,有所畏惧,这或许就是最让我感动的吧。

     3 )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杀死过去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注定要成为一部充满了争议的作品。这首先是因为它确实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其次……拜托,这可是“星战”正统续作耶。经典的下一代未必能继承经典,但一定会继承争议。

    《星球大战7》充满了争议。路人们会争论,它处处套路的故事中是颇有亮点还是处处平庸?粉丝们会争论,它对《星球大战4:新希望》的复刻是致敬经典还是敷衍偷懒?不过,这样的争论不能否定导演J·J·艾布拉姆斯做出了商业上最保险的决定,这样的争论亦不能阻止《星球大战7》登上北美影史票房第一。但人们仍不禁怀疑,这样的成绩,不过是受到了“正传”经典的庇佑。

    现在回头来看,我个人认为,《星球大战7》是受了庇佑的。而且,它本可以在“商业上保险”之余做得更好。

    接下来,《星球大战8》同样充满了争议——没办法,这就是生在帝王家的难处。对路人而言,争议依旧是故事上的——交代是否清楚,逻辑是否合理,等等;而对粉丝而言,争议点与《星球大战7》截然相反:《星球大战8》做出了与前作,尤其是“正传”三部曲一刀两断的姿态,这是对经典的推陈出新,还是赤裸裸的背叛?

    所以接下来,我就对路人和粉丝可能出现的争议点,说说我的看法。但无论如何,《星球大战8》是一部充满反叛精神的电影——不仅表现在它与前作的关系上,也表现在它的故事创作本身——这一点应该值得肯定。

    《星球大战8》的故事

    就故事而言,《星球大战8》肯定是有问题的。

    第一,四条故事线,即使有152分钟的故事时长也依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且有的时候四条线的衔接也不够顺畅,譬如当蕾伊、芬恩、凯洛·伦三条线都有进展时,抵抗组织却一直在跑路。有至少三次,画面一切回抵抗组织,就是其主力舰MC85重型巡洋舰“拉杜斯号”(MC85 Heavy Cruiser Raddus)正在吃炮弹。抵抗组织被设定偏弱,容易又搞成个人英雄主义——这可是本片要大力批判的。

    第二,莱娅在宇宙中使用原力安然返回的桥段,实在是俗出天际了,以至于与整部电影反俗套的做派格格不入。在那个时刻我只能想到一句名言,那就是:抱歉,会原力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第三,我们刚才已经说到反俗套了,现在着重说一下。故事中的反俗套、反高潮层出不穷,有用得好的,也有用得差的。用得差的,大概就是斯诺克死于话多了。也不是说他完全不能死,只是在“星战”正史小说“余波”三部曲(Aftermath Trilogy)里提到,帝国皇帝帕尔帕廷认为在未知空间存在原力黑暗面的某种起源。这个黑暗的存在正在向他发信号。而且这个信号只有他能感受到,连达斯·维德都感受不到。因此,帕尔帕廷要找到这个信号的源头。这个记述使得粉丝们相信斯诺克就是这个强大的黑暗存在,一个匹敌甚至强于西斯皇帝的存在——但是他被小屁孩凯洛·伦轻易干掉了。那么现在就只有两种解释:要么斯诺克不是这个强大的黑暗存在,这个强大的黑暗存在依然蛰伏;要么斯诺克就是这个强大的黑暗存在,但编剧发动剧情杀把他干掉了。前一种解释让人觉得好好的伏笔被浪费了,后一种解释让人觉得这个正史体系不够自洽——无论是哪种,给人感觉都挺糟糕的。

    至于用得比较好的反俗套,我认为卢克随手扔掉光剑、芬恩对超空间追踪器的突袭失败、DJ最终也没有帮助芬恩、蕾伊是无名之辈,都在其列。“蕾伊是无名之辈”这一点似乎还是受到很多粉丝抵触,这一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除了故事以外,《星球大战8》的摄影和美术都很棒,尤其是整部电影的红白色调。电影中的太空战设计平平,但蕾伊、凯洛·伦与精锐近卫队(Elite Praetorian Guard)的近身格斗非常精彩。

    克瑞特(Crait)战役有向霍斯(Hoth)战役致敬的感觉,但地表的白色盐与其下的红色矿物质泥土有极富自身特色,这比单纯的复刻更好。

    《星球大战8》的故事与前作故事

    如前所述,《星球大战7》复刻《星球大战4》在商业上是保险之举,完成得也中规中矩,最后票房大卖,皆大欢喜。但它开了一个不好的头,那就是限制了后面两部电影的发挥。《星球大战7》定下了抵抗组织对阵第一秩序的基调,那么后两部故事无疑又得是以卵击石以寡击众最终胜利的故事。

    尤其是2016年刚刚上映过义军同盟反抗帝国的电影,2017年就上映抵抗组织反抗第一秩序的电影。琴·厄索前脚刚说:

    希望是义军之基石。
    Rebellions are built on hope.

    波·达默龙后脚就说:

    我们是星星之火,终将成燎原之势,毁灭第一秩序。
    We are the spark that will light the firethat will burn the First Order down.

    两句台词都很经典。但考虑到他们在剧情上仅相隔了30多年,不禁觉得义军同盟这波人算是白死了。30年前就是星星之火,30年后还是星星之火。而且50余年间,帝国取代旧共和国,义军同盟(新共和国)取代帝国,第一秩序(几乎)取代新共和国,抵抗组织又想取代第一秩序,只想说编剧你和银河系人民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要这样玩人家。

    《星球大战7》出于商业上保险的考虑,复刻了“正传”三部曲的设定,事实上是给《星球大战8》留下了一个不好接手的摊子。因为相似的设定下,后人怎么拍也不可能拍得过《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前人偷懒,把后人的路给堵死了。

    这里就要佩服《星球大战8》导演和编剧莱恩·约翰逊,还是找出了一条路,既圆了前作,又开了新路。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星球大战8》有各种问题,我还是愿意给它一个好评:戴着脚镣跳舞不容易。

    在故事的反俗套之下,体现的是《星球大战8》反思。为什么银河系的历史不断地重复它自己?当然,作为观众我们知道,这是因为编剧懒;但《星球大战8》用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制度有问题。

    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星球大战7》的先导作品帮着进行了一些反思:新共和国成立后,继续着旧共和国的资本主义和分权主义,前者让新共和国走上腐败和贫富分化的老路,后者让新共和国变得软弱无能并滋生了绥靖主义。《星球大战8》中的坎托湾赌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共和国的贫富分化:富人们在赌场里一掷千金,穷人们在畜棚里从事苦力并备受凌辱。

    而绝地制度方面的反思,是《星球大战8》的一大贡献,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副标题是《最后的绝地武士》。这个标题既指隐居孤岛的卢克,他是《星球大战7》整部片和《星球大战8》前半部分的线索人物,因此以他为题是合适的;这个标题也指作为一项制度,绝地武士应当走向终结,而卢克就是最后一个。

    对绝地制度的反思在其他“星战”作品,如正史动画剧《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中就有侧面反映,粉丝们的评论也多有提到,但《星球大战8》是正史作品中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把它提了出来。

    为了反思绝地制度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原力。不去管那些纷杂的概念,我们只需要知道,“星战”的大部分故事,善于恶的斗争都是通过两条线进行的:一条是政治、经济、军事等比较现实的线;一条是原力这条精神上的线。

    为什么在现实斗争之外还有安排一条原力线?原力除了看上去很酷以外,还是善恶的象征,是乔治·卢卡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概括。原力是一个先导指标,是对宇宙间善于恶的一个总的衡量。谁能在原力上占据优势,谁就能取得最后胜利。如果说“正传”三部曲还是一个简单的善恶对立的故事,那么“前传”三部曲及以后的“星战”作品就逐渐意识到了善与恶绝不是简单对立的关系。“星战”作品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所以我们看到了《克隆人战争》中分离势力也有他们的正义,看到了《侠盗一号》中义军也有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这些都说明,恶是不好的,但它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有时甚至是必须的。所以最好维持善于恶的平衡。

    绝地制度的问题在于,它本应维护原力的平衡,但它却片面强调原力的光明面,并标榜自己是光明的代表。绝地师父们就是如此教导学徒:压欲望,做圣人。这颇有“存天理,灭人欲”的味道。可是有的人做得了圣人,比如尤达大师;有的人做不了,比如安纳金·天行者。这就是为什么绝地教团在发展了数千年后,在自己的鼎盛期被悄然崛起的西斯一朝而灭。它的覆灭有客观的一面,即共和国的腐败滋养了原力的黑暗面,让西斯变得强大了,从而有能力挑动克隆人战争,让黑暗面继续滋长;但它的覆灭也有自己的原因,那就是在克隆人战争这场摧毁道德的极端暴力中,没有绝对的光明。绝地教团表面上排斥黑暗,可暗地里却不得不用这些手段。这种自打脸的行为在把安纳金·天行者推向黑暗面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那么当卢克重建新绝地教团时,他也无法避免旧教团当初的道德困境。在一闪念间,他也想用黑暗的手段达成光明的目标——尽管只是一闪念,也足以将本·索洛推向黑暗面。

    绝地制度,作为一项不断重复自己失败的制度,就是该寿终正寝了。这个认识不是《星球大战8》突然之间的发现,而是在“星战”前传及其之后的作品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与其说《星球大战8》是对前作的反叛,不如说是对前作精神的最好的继承。

    绝地制度被正式鞭尸,与之相关的价值观也受到批判,比如波·达默龙的个人英雄主义、芬恩的非黑即白价值观等等。电影借DJ之口再次强调:

    好人,坏人,都是编的。
    Good guys, bad guys, made up words.

    《星球大战8》的人物与前作人物

    说到卢克,很多粉丝接受不了卢克的这“一闪念”,认为是人设崩塌,毁了卢克的赤子形象。

    可是,卢克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赤子了。那个在面目可憎的父亲面前熄灭自己光剑的少年,此后又经历了连年战争。他渴望和平,所以当他看到侄子再重走父亲的老路时,他太害怕了。害怕将使人堕入阴暗面。所以我觉得他配有这“一闪念”。这恰恰说明了没有绝对的圣人与英雄,没有好的制度一切都是白搭。

    卢克还在本片贡献了一个绝佳的笑点和一个绝佳的泪点。

    笑点是当R2-D2放出30多年前莱娅第一次向欧比-旺求救的视频时,卢克吐槽说“你这太俗了”。这也算是官方吐槽了。当向粉丝贩卖情怀的行为过于昭然若揭时,来一点自嘲不但能缓解被粉丝看穿的尴尬氛围,甚至反而能博粉丝会心一笑:好吧,我知道你想讨好我,你自己承认了就好。

    泪点是影片最后,卢克在酷似故乡塔图因(Tatooine)的夕阳的照耀下,在阿克托的礁石上化为绝地英灵。长于斯,逝于斯,且不论影片是否抹黑了卢克,至少它对卢克应得的结局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至于年轻的三个主角和一个反派,我承认看上去似乎不足以撑起整个“后传”三部曲。在塑造上似乎总是不够震撼人,就是各方面都比前人不可名状地差了那么一些。

    亮点也有,首先是蕾伊。她和凯洛·伦在与精锐近卫队短兵相接时易剑格斗,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在“正传”三部曲中,都是以光剑颜色区分好坏;在随后的作品中,渐渐出现了堕落的绝地武士,在堕落初期还是使用自己原来的光剑;到了《星球大战8》中,蕾伊和凯洛·伦为了打斗方便甚至交换了光剑。在这一刻我从蕾伊的身上看到了原力的平衡。

    第二个亮点我要提到凯洛·伦。他虽然是个又中二又暴躁的少年,不如爵爷稳重令人敬畏,但他成长为反派的过程也是比较复杂且令人信服的。怎样是“复杂且令人信服”的?借用游戏《不义联盟2》(Injustice 2)中蝙蝠侠的名言来说:

    每一个恶人都是自己故事中的英雄。
    Every villain is the hero of his own story.

    达斯·维德是如此,凯洛·伦亦是如此。凯洛·伦的父母都是英雄,英雄承担着责任。父亲汉·索洛还是像年轻时那样四处冒险,母亲莱娅·奥加纳则为了新共和国东奔西走,筹建抵抗组织,对抗第一秩序。在这样的破碎家庭中,他又通过母亲政敌之口得知了自己外祖父就是令银河系闻风丧胆的达斯·维德。训练他的舅舅卢克可能是他唯一的亲人,但这个亲人却在他的面前有了举起屠刀的那一闪念。他投奔了斯诺克,他以为杀死父亲能让他强大,但是并没有。他又发现,他自己、蕾伊,斯诺克其实并不在意——他甚至没有费力去招降蕾伊。斯诺克唯一在意的还是绝地武士卢克。

    老一辈人的恩怨毁掉了凯洛·伦的童年,也毁掉了他的青年。旧绝地武士、西斯、旧共和国、义军同盟和帝国消亡了,还有新绝地武士、伦武士、新共和国、抵抗组织和第一秩序。“我是好人,你是坏人。”他们都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互相攻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银河系的制度一天不改变,这样的轮回永远不会终结。所以凯洛·伦对蕾伊说,让这些势力都见鬼去吧。

    让过去成为过去。如果有必要,杀死它。
    Let the past die. Kill it, if you have to.

    “杀死过去”,这就是凯洛·伦重新确立起的人生目标。他就像自己的外公当年一样,要打破旧制度,做自己的主人(当然也顺便做银河系的主人)。在凯洛·伦的故事中,他确实是自己的英雄。

    凯洛·伦的未来还存在无限可能,这也是让人感兴趣的地方。比如,他是否还会向外公一样最终回归光明面?他没有向自己的母亲射击,是因为心中尚存善念,还是因为他已经“杀死过去”,弑母已经不再重要了?这些都有待解答。

    “杀死过去”,也表达了本片对自己与前作关系的态度。无可避免地,这种激进的态度和相应的做法惹恼了一部分粉丝。但我想,任何一个系列,都会有这样的过程。何况,如前所述,本片没有真正地“杀死”前作,已经有相当多的“正传”三部曲之后的作品表达出了与本片类似的意思。只盯着“正传”三部曲,粉丝可以这么干,但电影创作者不可以。如片中尤达大师(这里的尤达大师和“正传”三部曲中一样是木偶,不是电脑特效,令人惊喜)所言:

    我们注定要被他们超越。这是所有为师者真正的责任。
    We are what they grow beyond. That is the true burden of all masters.

    《星球大战8》也不过是进行了一次超越的尝试——抛开一些缺点,它确实实现了超越。

     4 ) 严肃影评#43:绝地武士的虚伪谎言 – #MyLuke

    对于#NotMyLuke的讨论…《最后的绝地武士》虽然充满缺点,但对于卢克∙天行者的塑造以及讨论却堪称完美!

    《最后的绝地武士》

    在我的另一篇影评中(//movie.douban.com/review/8986904/),我提到了《最后的绝地武士》将会是系列中最有争议性的作品。而上映三周后的今天,对于很多星战迷甚至普通影迷来说,觉得这是系列最差的作品却已经不是什么标新立异的看法了。

    在我看来,《最后的绝地武士》有着不少系列的最低点,但却同样有着众多系列的最高点。它是最好的电影吗?当然不是。但它是最坏的电影吗?同样不是……

    非黑即白,这是绝地武士在《星球大战》系列中的最大原罪。对于年轻的观众们来说,这大概是1977年所上映的原作《新希望》(对于很多星战迷而言,或许称作《星球大战》才对吧?)最大的卖点之一吧?好人和坏人之间是那么的分明,只要看他们手上的光剑便能分辨出来;黑白之间是那么的明显,听到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就能清楚了解。但对于长大的星战迷而言,非黑即白的作品虽然可以凭借简单的设定而提升作品的娱乐性,却不能对更大的命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在我看来,绝地武士的这种黑白分明的原罪,正是限制着《星战》系列脱胎换骨的最大束缚。

    非黑即白,是绝地武士最虚伪的谎言。而直面这个谎言的《最后的绝地武士》,只能注定成为最充满争议性的作品了。

    友情提示:以下讨论将含有剧透,请未观影的朋友尽快离开。本作极度适合未被剧透观赏。

    反绝地武士?

    友情提示:以下讨论将含有剧透,请未观影的朋友尽快离开。本作极度适合未被剧透观赏。
    ---------------------------------------------------------------------------------
    绝地武士,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存在?作为没有看过任何番外小说甚至动画作品,只看过电影作品的普通星战迷而言,相信我代表着绝大部分观众对绝于地武士的理解。

    当我们第一次见到绝地武士所代表的原力“光明面“(《新希望》中的剧情)时,我们看到的是原力被用来对暴风兵守卫进行”绝地武士心灵控制术“(Jedi Mind Trick);我们第一次见到星战系列最具有代表性的光剑时,它的使用者在酒吧争执中把对方的手砍掉(砍手也似乎变成了星战系列最让人调侃的传统);光剑是那么的强大,以至于围观的群众们害怕得纷纷退下。

    但这种酒吧中的随便砍手,在《星战》系列中却并不是什么大事件吧?毕竟这位光剑使用者的徒弟(阿纳金∙天行者,是的,就是你最喜爱的黑武士的前身,一位绝地武士)在之前使用光剑屠杀了无数的平民,却无须承担半点责任(《西斯的报复》中的剧情)。

    而我们第一次见到的这位光剑使用者,正是欧比旺∙肯诺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或许才是最后的绝地武士。而在《新希望》中,我们从他的叙述里多少能了解到他所想念的那个久远的年代:绝地武士们翱翔在银河中,履行着他们作为无情的执法者以及处决者的职责。当然,他当时的师父除此之外还会使用原力在赌骰子时进行作弊(《幽灵的威胁》中的剧情)。

    “A more civilized age” (一个比现在更文明的年代),欧比旺是这么描述的。

    在《星球大战》的电影作品中,绝地武士以及他们所拥护的银河共和国实际上是一个极不民主、效率极低的政府。孔武有力的绝地武士委员会,从来不听外界的意见;组成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在小时候便要离乡背井进行修炼,只因为他们是被强大的原力所选中的人;而那些从小就强加于他们的训练,为的是能更好地把弄他们的光剑,以及操纵别人的内心,那些”the weak-minded”(思想软弱)的人。在那个久远的年代,整个银河系都相信着这帮无情的审判者,尽管权力强大的他们注定会腐化。而当这帮绝地武士的权力真的腐化时——当阿纳金∙天行者屠杀平民时,他甚至没有受到任何的谴责。

    所以,绝地武士从来都不是一个完美的存在。

    最好的卢克∙天行者

    而当新希望卢克∙天行者出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他同样不是一个完美的存在。但屡败屡战的他,依然在原作三部曲中完成所谓的“英雄之旅“,成为银河系里传说般的偶像。而他的这个史诗英雄的形象,在星战迷中是那么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多人对《最后的绝地武士》中的卢克∙天行者无法接受。

    #NotMyLuke——这是众多星战迷如今最耀眼的勋章。而他们似乎也有着卢克∙天行者饰演者马克∙哈米尔的支持,因为哈米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后的绝地武士》里的卢克∙天行者与他所想象的大相径庭。但大家心里面的卢克∙天行者到底是什么啊?真的就如电影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人拿着激光剑走出去摧毁敌人“吗?

    《星球大战》,不应该是那样的。至少对于需要继续前进的《星球大战》,不应该是那样的。与其让卢克∙天行者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路线,与其让卢克∙天行者满足粉丝们的心愿怒耍光剑,编剧兼导演莱恩∙约翰逊选择的是让卢克∙天行者走一条更走心的路线。代表着绝地武士的他,因为对侄子兼徒弟产生杀意而感到耻辱,终于理解到绝地武士的原罪。但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他执意归隐,只有在先辈尤达大师的提点之下才终于选择出手。

    这难道不是比卢克∙天行者无敌地屠杀着敌人更为走心、更有戏剧性、更让人深思的路线吗?Search your feelings, you know it to be true!

    那些说因为卢克没有与凯洛仁正正当当较量而称卢克是懦夫、那些认为本作所表现出来的卢克是一种错误的星战迷,回想一下卢克在系列中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时刻吧。他最值得骄傲的时刻是在《绝地归来》的末尾,卢克选择熄灭自己的光剑,从而对父亲黑武士进行了救赎。而到了《最后的绝地武士》,让他感到最羞辱的时刻,则是动了杀掉本∙索罗的心而点燃光剑。这是那么的具有呼应性,同时也让卢克∙天行者这个角色显得那么的充满挣扎、那么的人性化。所以当最后他一人面对整支军队时,或许我们也有期望过他能以寡敌众。但当我们终于得知他实际只是使用原理幻影来拖延时间、让盟军撤退时,这却是最卢克、也是最配得上他传奇的时刻——

    不动一刀一枪退敌,这不仅显示出卢克作为最后的绝地武士操控原力的能力已经到达登峰造极的状态,更显示出了他对善恶、对生命本身最好的了解。这才是银河所需要的绝地武士——不是前传那些食古不化的独断制裁者,而是卢克这样的饱经历练和冲突、几经挣扎和沉思后才得出结论的更人性化的绝地武士传奇。

     5 ) 电影太长了,看得我屁股痛

    感谢观看《星战8》,又名《我是主角,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是黑人,再怎么作死都不会死》《我是亚裔,我好紧张啊,我会不会演到一半就领盒饭啊。那里有个黑人诶,我和他在一起一定能活久一点》,以及《我是星战,随便怎么拍都有一群影评人给我打高分》。

    ●这是一部口碑两极分化的电影,具体是指影评人和观众之间口碑两极分化。

    影评人方面,烂番茄新鲜度90%,均分8.1/10。MTC评分85/100。

    观众方面,烂番茄观众指数50%,均分3.1/5。MTC观众评分4.6/10。

    IMDb评分7.6,乍一看很高,但是《星战7》这样的平庸之作都有8.0分,信仰加成非常严重。看来《星战7》和《星战8》在IMDb上的评分至少要扣2分才是真实分数。

    ●主演是欧阳娜娜、莱昂纳多、岳云鹏、斯嘉丽·约翰逊。

    ●《星战》和《速激》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

    《星战》《速激》其实都是飙车电影,前者已经飙到外太空,后者即将飙到外太空。

    《速激8》是一群人开着交通工具去找儿子,《星战8》也是一群人开着交通工具去找儿子。

    《速激7》,大反派(戴克·肖)杀了韩。《速激8》,大反派(戴克·肖)帮助主角杀了新的大反派(塞弗)。于是,韩等于是白死了。

    《星战7》,大反派(凯洛·伦)杀了韩。《星战8》,大反派(凯洛·伦)帮助主角杀了新的大反派(斯诺克)。于是,韩等于是白死了。

    保罗·沃克在《速激7》上映前去世,凯利·费雪在《星战8》上映前去世。

    《星战》和《速激》不仅剧情像,连票房都很像。

    ●整部电影全是亚裔、黑人、女人、老人……其中女性亚裔还和男性黑人组CP,真是一点都不做作呢。

    这是一部人类和平宣传片,一部种族团结科教片。

    奥斯卡欠你一座小金人,诺贝尔欠你一个和平奖。

    看来《星战9》要拍信仰伊斯兰教的女性亚裔难民和做过变性手术还吸毒的女性黑人谈恋爱了。

    ●罗丝亲了芬恩一下就昏厥了。

    ●芬恩差一点就牺牲了。

    ●卢克在枪林弹雨中毫发无损,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尤其是镇定从容地掸灰尘的一幕,简直燃到爆炸,让人热泪盈眶。

    结果后面你特么跟我说这是全息投影,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欺骗。

    什么叫欺骗的感觉?

    就像是辛辛苦苦下载了一部小电影,结果打开一看是《葫芦娃》,还特么是打了马赛克的。

    就像是火急火燎地打开“女大学生宿舍喷火写真”的帖子,结果打开是这个:

    就像是兴致勃勃地打开“教室女生走光图”的图片,结果打开是这个:

    ●同样的道理,花了大量篇幅讲芬恩和罗丝想关闭追踪器,结果最后失败了。

    又花了大量篇幅讲芬恩和罗丝得到高人相助,结果最后这个高人是个骗子……

    这样的桥段太多太多了,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外,为了反转而反转,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剧情混乱,以及受到深深的欺骗。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不打算在第五幕开枪,就绝不要在第一幕出现一把枪,否则人们会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你以为卢克刀枪不入,结果他尸骨无存。

    你以为莱娅公主要挂了,结果她有金刚不坏之身。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你猜了2集,猜蕾伊是谁。

    结果她谁都不是,她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穿越时空的少女。是看不见的客人,嫌疑人X的献身。是爸爸的好女儿,是社会的好公民。

    ●电影太长了,看得我屁股痛。

    ●不一定是系列最佳,但一定是系列最长。

    肾上腺素还没爆,膀胱先爆了。

    有闲心教雷伊原力,不如教教观众如何憋尿。

    ● 《星战》正传三部曲之所以是伟大的科幻片,并非因为多么先进的技术,而是它的剧情、文化、内涵、精神。

    《星战8》视听效果的确惊艳,但内容被六部曲按在地上摩擦,失去了曾经的灵魂和精髓。

    曾经最伟大的科幻片,如今沦为了爆米花电影。

    形式上的巅峰,意境已走下神坛。

     6 )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已不再是“星球大戰”

    第一次看完The Last Jedi後,完全沒有去年看完Rogue One那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二刷強化了對很多問題的觀點。三刷就是硬挺著看完的(幸好是3D,有些實在看不下去的鏡頭可以摘眼鏡)。

    The Last Jedi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梗太多。很明顯迪士尼把Marvel電影裡的套路搬到了這部星戰片裡。再嚴肅的鏡頭也非得加笑點。電影一開場Poe居然能成功愚弄General Hux。The First Order和the Resistance是全面戰爭,為什麼要浪費時間插科打諢?Luke多年後回到Millennium Falcon本來是一場很動情的戲,結果是跟著Chewie和一群面癱porg的梗。Rey向Luke學習什麼是the Force的戲也要搞笑一下。Kylo光著膀子和Rey Force FaceTime引起了觀眾的哄笑。這些刻意的笑點完全打亂了電影的節奏。

    星戰里經久不衰的主題是應是正邪兩方的鬥智鬥勇。然而The Last Jedi里是弱智和愚勇比智商下限。The First Order和the Resistance都完全沒有成型的戰略,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先說the First Order。明明已經知道the Resistance的方位了,Star Destroyer攔截成功卻不火力全開,反倒要等Dreadnought的充電大炮。我們後來從電影里看到the First Order從軍火商里買有TIE Fighter,TIE Bomber和TIE Intercepter。那麼進攻和防禦為什麼只用TIE Fighter?The Resistance的Bomber慢得要死,Star Destroyer們卻在一旁看熱鬧。設計Dreadnought的工程師肯定是沒有讀過帝國史。一個兩米寬的排氣孔都不安全,居然還能把戰艦的結構弱點放在艦體的最中央。Supreme Leader Snoke的旗艦the Supremacy追上the Resistance殘軍以後大家繼續看熱鬧。Kylo Ren的TIE Silencer和護航的TIE Fighter明明可以近距離攻擊the Resistance剩下的唯一一個cruiser,Hux卻下令撤回。改成遠距離開火撓癢癢。如果Lord Vader還在世,Hux這個一無是處的General都不知道被掐死多少回了。

    再來看看the Resistance逃生這條故事線,估計是編劇腦袋被門夾了以後寫的。首先Rose是一個徹頭徹尾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的角色。她和Finn在Canto Bight的戲對故事的發展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而且他倆要是不去,the Resistance也不會有那麼多無謂的犧牲(放了幾隻長腿狗就“worth it”了,拜託你的戰友們都要被團滅了)。正傳里的英雄們費盡心機、赴湯蹈火搞到兩個Death Star的結構圖;這部Resistance手裡現成的Snoke旗艦結構圖。接下來說the Resistance的故事我認為應該怎麼講。從D'Qar撤離之後,the Resistance的明確目的地就應該是Crait(而不是像電影里那樣莫名其妙得突然出現)。Vice Admiral Holdo向大家通報the First Order具有在光速里追蹤他們的能力,但是不必擔心。艦隊到達Crait之後,小型運輸艦可以在cruiser的掩蓋下無聲無息地抵達星球表面。然後按照電影里那樣,Holdo犧牲自己,駕駛cruiser以光速衝撞the Supremacy。The First Order和the Resistance雙方的殘軍最後在Crait表面殊死一戰,雙方損失慘重直到Luke出現。這樣一是避免了Poe和Leia兩人的“permission to blow something up”和“permission granted”的愚蠢對話。The Supremacy翼展60公里,X-Wing的才10米。“Blow something up“,you and what army?二是演員Carrie Fischer去年不幸去世后,給Leia的何去何從畫一個圓滿的句號。Kylo於心不忍,Leia和the Resistance大部分高層一併在Kylo手下的TIE Fighter襲擊下被炸身亡算是合理的命運。結果導演來了個Leia天外飛仙,讓粉絲大跌眼鏡。三是應該讓Finn英勇就義。電影里Rose救Finn的行為是極其愚蠢和自私的。暫且不說她用自己的ski speeder撞Finn的很有可能導致雙雙車毀人亡,Finn決定顧全大局犧牲自己而保全基地里的戰友是十分高尚的。Finn從一個盲目服從命令的stormtrooper到捨己為人的Resistance戰士會是一個非常深刻的人物成長塑造。最後是給Captain Phasma更重的戲份,而不是第二次被小兵Finn虐到便當。

    Rey和BB-8瑪麗蘇式的設定我幾乎已無力吐槽。Rey也許是strong with the Force,但不代表她拿起光劍就能砍人啊。Luke還是Anakin的後代,結果在Empire Strikes Back里丟了右手,Return of the Jedi里差點被Palpatine電死。The Force Awakens裡面Rey擊敗身負重傷的Kylo Ren有情可原,這部里她砍了塊石頭后就能和Snoke的精英Praetorian Guard對打,僅僅受了點皮外傷。Give me a break! BB-8就更扯淡了。上天能開X-Wing,下地能跑AT-ST,中間還可以開硬幣機關槍1v3。再可愛的角色設定也應該是情理之中。

    如果拿我個人認為最好的兩部星戰電影The Empire Strikes Back和Rogue One作為衡量標準的話,The Last Jedi完全不配列入星戰正史之列。即使拿來和備受嘲諷的前傳三部曲比,這部電影也是極其失敗的。空戰毫無策略和邏輯;陸戰缺乏陣容和氣勢;光劍對決幾乎是不存在的(正傳不說,前傳三部里空戰有Battle of Coruscant,陸戰有Battle of Geonosis,光劍對決數不勝數)。我認為The Last Jedi是迪士尼把星球大戰Marvel化的開始。正派們內部矛盾無事生非,面對威脅先出手后動腦,或者甚至完全靠運氣;反派們大都缺乏深度,不是醬油就是便當要麼就是腦殘。觀眾們在歡樂中把電影看完了,這不應該是星戰主線電影應該達到的效果。The Last Jedi唯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Kylo Ren的成長塑造。我看到粉絲們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太多不同意見,我也就不多說了。至於Luke的歸宿,我不能理解他為什麼不親自到場面對Kylo Ren。

    Master Yoda在電影里對Luke說:“The greatest teacher, failure is.”。The Last Jedi目前是星戰系列里爭議最大的電影,在我個人眼裡可以稱為failure。能不能成為迪士尼的greatest teacher,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補充:最近又讀了一些對這部電影的討論,其中對已有星戰史造成最大的挑戰(被我完全忽視了)是Holdo的操作(maneuver)。批評是如果進入hyperspace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壞力的話,為什麼在星戰宇宙幾千年的歷史裡沒有第二個人嘗試過?或者製造X-Wing大小的hyperspeed導彈也是可能的了。在導航系統里設定好程序,或者用droid做駕駛員,衝撞敵人的戰艦或者space station會更加有效。所以電影的這一幕,雖然在視覺上非常有衝擊力,但是在星戰既定宇宙中具有顛覆性的破壞力。Rian Johnson寫劇本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後果。每一部星戰電影不再是自成一體,而是需要仔細考慮其承前啟後的影響。這部星戰真的是拍的非常不負責任。

     短评

    说实话,不满意这一部,比外传的侠盗一号差多了,北美这么多高评分严重怀疑是皇帝的新衣动不得了,故事处理简化,情感很用力铺垫却又显得很轻率和幼稚,某两个角色的动机我真的无力吐槽了,尤其批评女主的演技,简直龙妈附体的水平,亚裔第二女主都能完爆之,全片最佳只有卢克天行者归来时刻

    5分钟前
    • 派翠克
    • 还行

    多年以后,面对阿奇托海上的双日余晖,绝地大师卢克・天行者将会回想起欧比旺・克诺比带他去见识原力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8分钟前
    • 第三东京奇谭记
    • 力荐

    我的上帝,你让一个那么丑的白人演女一也就算了,你让一个那么丑的黑人演男一也就算了,你让一个那么丑的白人演反派也就算了,你……你竟然让一个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丑的亚裔演女二!好莱坞没!有!亚!裔!了!吗?!

    12分钟前
    • Han
    • 较差

    依然是迪士尼一贯的作风,揭晓蕾伊的身世是无名之辈,说明要拥有原力不一定非得是天行者家族的后代。《星战7》把韩·索罗拍死,《星战8》把卢克拍死,再加上片尾原力觉醒的马场小男孩,种种迹象都说明《星战》系列接下来的重心不再是天行者家族,而是要逐渐抛弃正传三部曲,打造一个全新的系列。有了上面所说的这些铺垫,《星战8》之后的电影可以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可以加入无数的新角色,可以拍无数的续集、外传、衍生电影、剧集,直到把《星战》这个IP榨干为止。当然也少不了强行加入黑人、亚裔角色的操作,让影评人不敢打低分。事实也的确如此,《星战8》MTC 85分,比除了《星战4》之外的任何一部都高,但观众口碑很一般。《星战》自从卖给迪士尼后就变味了,因为迪士尼不是一个成功的电影公司,而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17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岳云鹏、李光洙演得挺好

    22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你们看怀旧,我只看到陈旧,就像那笨重的大船,每挪动一步都非常缓慢。事实证明,重启这个系列,越来越是个可怕的决定,除了不断消费记忆,已经没有什么其他意义了。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人类阿姨开着巡洋舰牺牲了,C3PO登上运输船撤离了。迪斯尼再一次体现了惊人的先进性????人机平权!!!硅基崛起!!!!

    24分钟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还行

    看了首映,整部片子感觉是侮辱观众智商的。反抗军就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帝国军的行为简直让人怀疑他们是靠什么统治宇宙的?天行者和本索罗最后的决战竟然是个全息投影,我真觉得本索罗真是一个最不像领导者的人了…星球大战里,或许真的只有黑武士有脑子,可惜已经死了…

    25分钟前
    • Kz
    • 还行

    这里面最猛的难道不是在宇宙里也能把自己吸回飞船的公主吗。。。

    29分钟前
    • 菠菜
    • 还行

    电影的第一幕以一副二流爆米花的面孔开始,导演设置了许多看似脸谱化的角色,当观众扬起看破套路的不屑微笑时,第二幕这些角色发展突然一转身甩了所有人一个耳光,第三幕又以惊人的美术设计拉开了一幅没“没有血”的血色战场史诗画卷,星战系列一直处于不破不立的局面,终于等来了一部破局之作 8.5

    34分钟前
    • 明月何时照哥谭
    • 力荐

    我对SW8的期望值相对较高。不幸的是,“最后的绝地武士”有如此多的情节漏洞、前后矛盾之处、前几部电影的翻版、令人昏昏欲睡的平淡和无聊的人物和对话,它理应得到公众的许多差评。女主雷伊又是一个傻白甜肤浅、缺乏说服力的角色,没有性格发展,也没有菱角的角色,她也是一个没有受过任何大师训练的人,居然能和一位有经验的绝地武士强行五五开,一个西斯无法立即掌握绝地的能力(与卢克训练相比,她从卢克那里得到的“训练”只是一个笑话)。此外,为什么抵抗军的指挥官必须呆在船上,当所有的燃料都用完的时候就死在船上呢?我们被证明一艘没有燃料的船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无用的,所以他们的死亡也是强行的。莱娅活了下来,没有太空服,人类在太空中的生存时间就不会超过50或60秒)。然后,她回到船上,历史最牛逼的光环这么任性。

    35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还行

    有的人保留火种,不做英雄;有的人宁愿牺牲,不当领袖。自我放逐的卢克见到少年失望的眼神,哀莫大于心死;原力过人的蕾伊得知父母的平庸,悲莫过于无声。传说消逝英雄,光剑刺穿领袖,绝地再燃星火。漫漫银河,只有饱尝叛变的恩义、体会宿命的寂灭,才明白原力不是让石块飞起,而是万物之间自有张力。

    4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少女网恋堕落肌肉青年,不顾老师劝导千里见网友,竟惨遭黑社会绑架!

    42分钟前
    • 虫拜女神银
    • 力荐

    3.5,比7好,同有許多456致敬,但非一味複製。略有反思英雄主義, 走較現實路線。欲開新局但對老角色也很有感情。話說原力原來能使人從太空彈回、實體VR、開發原力微信,甚至網聊出一對官CP來...其實嘈點不少,但節奏不錯,尤其結尾關鍵場張力有做起來。不過某BOSS收太快了 btw456老粉反應可能兩極...

    44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最新的两部都不满意,在原来几部的基础上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49分钟前
    • godzilla
    • 还行

    和第七部真的是两个极端,前作是卖情怀到烦躁乏味,这部是颠覆到超出观众接受范围。没有一个情节是你能预测到的,整部电影的悲壮基调在卢克天行者身上尤为突出,长篇的英雄迟暮压抑描写本以为会像《金刚狼3》积攒到爆发,但最终换来的却是悲上加悲,也能理解到很多老粉发怒吧。

    53分钟前
    • Euron Greyjoy
    • 还行

    看完莫名萌上了rey和kylo的CP,很想知道kylo的结局!不过那个前first order的黑小哥和小妹的感情线很迷,每次切到他们俩,剧情走向都很尴尬……非常多的line都很经典!对本伪·星战粉来讲可以说是很加分了

    57分钟前
    • Wilderpanda
    • 推荐

    从天行者随意丢掉系列中最重要的光剑那一刻片子就毁了。40年前三部曲好不容易构建起的神话式角色人设崩塌,最后的大战尴尬的挽回点颜面。旧一代的角色逐个逝去,新的角色在无脑的剧情中挣扎,让人不知道该去爱谁。反派?又是来搞笑的,坏人不光脑子是坏的,洞悉别人想法的黑暗原力感应也是假的吧

    1小时前
    • 女神的秋裤
    • 还行

    (只需看本片最后三分之一)天行者老了,但是看见挥舞的光剑还是会颤抖、叹息。终究是一代传奇般的存在,消散在宇宙之间,与原力同在。星星之火,可以传遍银河。

    1小时前
    • 私~川流
    • 推荐

    So that’s how the SW universe died, with thunderous applause. 让人痛心的并不是这部电影对系列人物和风格的践踏,而是拍成这样也能吹上天。只要是达斯米奇的就是好的,如果大众的观影品味已经堕落成这样那以后也不会再有2049这样的片子了

    1小时前
    • FF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